斷惡、行善、度眾生不著相:這就是安住於中道實相|不是說惡也不去斷、善也不去修;眾生隨他去,他有他的業報:這完全墮落到凡夫|全心全意靠定阿彌陀佛|我們的根本就是阿彌陀佛|淨空老法師
◈從理上講無作;從事上講真幹
◇言隨事者:煩惱無數,願悉斷之;善法無量,願悉修之;眾生無邊,願悉度之。於此三事,決定期願
◇斷惡修善,要做得很認真;心裡乾乾淨淨:作而無作、無作而作
◇從理上講無作;從事上講真幹: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
◈全心全意靠定:阿彌陀佛靠得住
◇念佛人全心全意靠定阿彌陀佛
◇「阿彌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!」這就靠定了:這個我們要學
◇我們的根本就是阿彌陀佛
◇這世間幾個人有依靠:那個依靠能靠得住嗎?
◇阿彌陀佛靠得住
◇阿彌陀佛在哪裡?無處不在、無時不在:法身如來
◇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他知道:常常想著,警覺心就提升起來,決定是斷惡修善、積功累德
◈斷惡行善不著相:安住於中道實相
◇初是如來斷德正因;次是如來智德正因;第三心者恩德正因:要很認真的修
◇從理上講,斷惡、行善、度眾生不著相:這就是安住於中道實相
◇不是說惡也不去斷、善也不去修;眾生隨他去,他有他的業報:這完全墮落到凡夫
◇著阿彌陀佛的相;決定不要著世間相
◇絕不為名聞利養、貪圖享受:動這種念頭是輪迴因
◇你斷惡是離三惡道的因,修善是想得人天福報的因:與性德不相應;與六道輪迴相應
◇出不了輪迴肯定造輪迴業,造輪迴業怎麼能往生極樂?
◈斷德、智德、恩德:無上菩提之果
◇斷德、智德、恩德:三德合為無上菩提之果
◇即是三心,總為無上菩提之因
◇因果雖異,廣長量齊,等無所遺,無不苞故
◇無上菩提是究竟回歸自性
◇廣長量齊,等無所遺:平等的
◇無不包故:世出世間一切法全在其中
言隨事者:煩惱無數,願悉斷之;善法無量,願悉修之;眾生無邊,願悉度之」。我們這一看就知道,跟前面所說的四弘誓願一個意思。斷惡修善要不要做?要做,要做得很認真。為什麼?為眾生,不是為自己。做得非常認真,心裡乾乾淨淨,這就是作而無作、無作而作。從理上講無作,從事上講真幹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。念佛人全心全意靠定阿彌陀佛。所以海賢老和尚也給我們表這個法,他老人家說:「阿彌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!」這就靠定了,這個我們要學。我們的根本是什麼?根本就是阿彌陀佛。這世間有幾個人有依靠,那個依靠能靠得住嗎?阿彌陀佛靠得住,一點都不假。阿彌陀佛在哪裡?無處不在,無時不在,法身如來,我們起心動念他知道,我們言語造作他知道。常常想著,我們的警覺心就提升起來,決定是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。我們看文,這個裡面講的「於此三事,決定期願」。第一個,「初是如來斷德正因」,這個就是煩惱無數,悉願斷之,是斷德。善法無量,願悉修之,這是智德,「次是如來智德正因」。第三,眾生無邊,悉願度之,這是「恩德正因」。要不要修?要修,要很認真的修。可是從理上講,斷惡不著斷惡的相,行善不著行善的相,度眾生不著度眾生的相,就對了,這就是安住於中道實相。不是說安住中道實相,惡也不管它,不要去斷,善也不管它,別去修,眾生也隨他去,他有他的業報,這就錯了,這完全墮落到凡夫。所以斷惡修善要幹,非常認真的幹,不著相,著阿彌陀佛的相,好!決定不要著世間相,絕不為名聞利養,更不可以貪圖享受。名也是享受,為什麼?動這種念頭是輪迴因,你斷惡是離三惡道的因,修善是想得人天福報的因,這錯了,與性德不相應,與六道輪迴相應。雖然先生人天,享人天福報,出不了輪迴,出不了輪迴肯定造輪迴業,造輪迴業怎麼能往生極樂世界?這些因果不能不知道。你看這三德:斷德、智德、恩德,「三德合為無上菩提之果。即是三心,總為無上菩提之因。因果雖異,廣長量齊,等無所遺,無不苞故」。這幾句話要細心體會,因果雖然不一樣,斷煩惱是斷德的因,修學善法是智德的因,度眾生是恩德的因,這個三德合起來就是無上菩提的果報,就是三心,總為無上菩提之因,無上菩提是圓滿回歸自性,究竟回歸自性。因果雖然不一樣,下頭比喻很好,廣長量齊,等無所遺,平等的,因果是一不是二。後面這一句好,無不包故,世出世間一切法全在其中。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八七集 https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2-041-0187
言隨事者:
煩惱無數,願悉斷之;
善法無量,願悉修之;
眾生無邊,願悉度之。
於此三事,決定期願。
初是如來斷德正因,
次是如來智德正因,
第三心者恩德正因,
三德合為無上菩提之果。
即是三心,總為無上菩提之因。
因果雖異,
廣長量齊,等無所遺,
無不苞(同包)故。
◎發大誓願第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