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裡想著佛、想著字;口裡念著佛號:心口相應|事一心把見思煩惱念掉了|怎麼知道念掉了?心不離佛、佛不離心|都攝六根|見色聞聲,六塵境界不放在心上|不是叫你不看、不聽|淨空老法師
◈方便有餘土
◇若人念佛功深,以離雜亂之心,專念一句名號,心口相應,字字分明,心不離佛,佛不離心,念念相續,無有間斷,如是念佛,名事一心
◇這個離很重要
◈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
◇心裡想著佛,心裡想著阿彌陀佛四個字;口裡念著佛號:心口相應
◇心不離佛,佛不離心,心上真正有佛,沒有妄想雜念,念念相續,無有間斷:淨念相繼
◇都攝六根:見色聞聲,六塵境界不放在心上;不是叫你不看、不聽
◇凡夫把看到、聽到都放在心上,這就錯了,被染污了
◇看得清楚、聽得明白;不放在心上,沒有染污
◇心上只有阿彌陀佛;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:這就是事一心
下面說,「以離雜亂之心」,這個離很重要,「專念一句名號,心口相應」。心裡想著佛,口裡念佛的名字,或者心裡面也想阿彌陀佛四個字,也很好。心裡想著字,口裡念著佛號,心口相應,「字字分明,心不離佛,佛不離心,念念相續,無有間斷,如是念佛,名事一心」。事一心把見思煩惱念掉了,怎麼知道念掉了?你看這裡寫的,心不離佛,佛不離心,心上真正有佛,沒有妄想,沒有雜念,念念相續,無有間斷。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,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。都攝六根是把見色聞聲,六塵境界不放在心上,不是叫你不看、不聽,你能看,你能聽。凡夫把看到、聽到都放在心上,這就錯了,被染污了;看得清楚,聽得明白,不放在心上,沒有染污。心上呢?心上只有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,這就是事一心。
(中略)
◈一心繫念,佛光一照就一心不亂
◇若達此境界,雖不求斷惑,而見思煩惱自然斷落
◇念佛往生的人念到這個功夫,阿彌陀佛來接引你,一定是先用光照你;你被佛光注照,你的功夫就提升一倍
◇《阿彌陀經》梵文原文是「一心繫念」;不是「一心不亂」
◇有人看到一心不亂,覺得太難我做不到;一心繫念,想想我可以做到
◇實際上做到一心繫念,佛來接引的時候光一照就把你提升到一心不亂,所以鳩摩羅什大師沒翻錯
◇玄奘大師是因上說的;羅什大師是果上講的,往生佛來接引,把你提升一倍就是事一心
◈見惑斷下中品;思惑斷上品方便土
◇見思煩惱自然斷落。則從此界之同居穢土,橫生極樂方便有餘淨土
◇見惑斷了生下品、中品;思惑斷了生上品方便有餘土
「若達此境界」,達到這個境界,「雖不求斷惑」,沒有想到斷惑,「而見思煩惱自然斷落」。真的,念佛往生的人念到這個功夫,阿彌陀佛來接引你,一定是先用光照你,佛放光照你,你被佛光注照,你的功夫就提升一倍。所以鳩摩羅什大師翻譯《阿彌陀經》,說「一心不亂」是非常有道理的。梵文原文上沒有這個意思,梵文的原文是「一心繫念」,不是一心不亂。有人看到一心不亂,覺得這個太難做到,大概我做不到;一心繫念,這就比較好一點,想想我可以做到。實際上做到一心繫念,佛來接引的時候光一照就把你提升到一心不亂,所以鳩摩羅什大師沒翻錯。玄奘大師是依照經文,是因上說的,羅什大師是果上講的,往生的時候佛來接引,把你提升一倍就是事一心。玄奘大師翻的本子雖然忠實可靠,可是中國修淨土的還是念鳩摩羅什的《阿彌陀經》,沒有人念玄奘大師的。這些事實真相我們都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見思煩惱自然斷落。「則從此界之同居穢土,橫生極樂方便有餘淨土。」見惑斷了生下品、中品,思惑要是斷了生上品。這是給我們介紹極樂世界方便有餘土。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十五集 http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2-041-0025
㈡方便有餘土。
若人念佛功深,
以離雜亂之心,專念一句名號,
心口相應,字字分明,
心不離佛,佛不離心,
念念相續,無有間斷,如是念佛,名事一心。
若達此境界,雖不求斷惑,而見思煩惱自然斷落。
則從此界之同居穢土,橫生極樂方便有餘淨土。
◎(三)一經宗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