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具貫、攝、常、法四義|貫則貫穿所說之理|攝則攝持所化之眾生|常則古今不易:三千年前正確;三千年後還是正確|法則近遠同遵:印度適合;中國也適合|真經不可以修改|唐朝註解跟漢朝不一樣|淨空老法師
◈經具貫、攝、常、法四義
◇貫則貫穿所說之理;攝則攝持所化之生
◇常則古今不易:三千年前正確;今天正確;三千年後還是正確,超越時空,不會改變,這叫真實智慧
◇法則近遠同遵:印度適合;中國也適合,任何一個角落都是正確的
◇這四個意思統統具足稱之為經,它不會過時
◇有時間性、空間性,換個地方、過個幾年就行不通,不具貫攝常法四義,不能稱經
◈真經不可以改動;講法不一樣
◇這部經常常去修改,要適應當前環境:這個經是假的
◇真經是不可以修改的
◇無論在什麼時代、地點,統統講得通
◇唐朝註解跟漢朝不一樣:經文沒有改動;講法不一樣
◇現在的講法一定是古人講法承傳下來,做一些修訂
◇它的精神、理論永遠不改變
◇如何落實在生活工作、待人接物之處,在這些地方修訂
◇上述四字,可盡經字之義
「經具貫、攝、常、法四義:貫則貫穿所說之理;攝則攝持所化之生(指眾生)」,用這個教學來攝受眾生;「常則古今不易」,我們今天講超越時空,三千年前正確的,三千年後今天學習還是正確的,三千年後還是正確的,不會改變,這叫真實智慧,古今不易;「法」,方法,「則近遠同遵」,近是現前,遠是遠方,這是講空間。古今不易講時間,近遠同遵講空間,在印度適合,在中國也適合,在地球任何一個角落都是正確的,這叫法。所以經具足這四個意思,貫、攝、常、法,這四個意思統統具足則稱之為經,它不會過時。有很多學術著作、學術的理論,有時間性、空間性,在某一個地區可以行,換一個地方就行不通;在某一個時代可以行,再過個幾年之後就行不通,常有的。不具貫攝常法四義,這個不能稱經,稱經一定具足這四個意思。如果這部經常常去修改,要適應當前環境,這個經是假的,不是真的,真經是不可以修改的。它決定講得通,無論在什麼時代、在什麼地點,統統講得通。看註解就知道了,漢朝註解的時候,那個時候人用的,唐朝註解跟漢朝不一樣,可見得經文沒有改動,講法不一樣。但是現在的講法一定是跟古人講法承傳下來,做一些修訂,它的精神、它的理論永遠不改變,在我們如何落實在生活上、落實在工作、落實在待人接物之處,在這些地方修訂。「上述四字,可盡經字之義。」經這一個字含這麼多的意思在裡頭。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十八集 https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2-041-0058
經具貫、攝、常、法四義:
貫則貫穿所說之理;
攝則攝持所化之生(指眾生);
常則古今不易;
法則近遠同遵。
上述四字,可盡「經」字之義。
◎(九)總釋名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