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2月14日 星期二

功夫成片是觀照;事一心是照住;理一心是照見|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:觀照就在其中|攝心:還是用心意識|以幻除幻:佛法也是虛妄的|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:但不是現在就捨|淨空老法師

 


功夫成片是觀照;事一心是照住;理一心是照見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:觀照就在其中攝心:還是用心意識以幻除幻:佛法也是虛妄的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:但不是現在就捨|淨空老法師


◈覺照攝心:凡夫非此無入手處
◇覺照亦須攝心,攝心亦非無念,亦非畢竟無相可取。然凡夫非此無入手處,所謂以幻除幻之法門耳

  【覺照亦須攝心,攝心亦非無念,亦非畢竟無相可取。然凡夫非此無入手處,所謂以幻除幻之法門耳。】

◈看得破,放得下
◇一部《金剛經》就是講看破、放下
◇布施是捨,是放下:把你的念頭、妄想放下
◇捨幾個錢,不管用處:心裡照樣打妄想、貪瞋痴慢
◇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

  這一段非常重要!如果沒有這一段,我們初學的人不知道從哪裡下手。佛在楞嚴會上,一開頭給我們講「最初方便」,這個非常重要。最初方便就是從哪裡入門,一定要知道。我最初學佛的時候,親近章嘉大師,那個時候我對於佛法知道的很淺薄,可是很想學,也很想早一天能夠入門。他老人家直捷了當教給我:看得破,放得下。這一部《金剛般若波羅蜜》就是講看破、放下。我請教他從哪裡下手?他教給我布施,也跟《金剛經》講的完全一樣。要真正去做。布施,一般人往往也把意思錯會了,以為布施是捨財,到寺廟去捐一點錢叫布施,那個布施沒用處,無濟於事。布施是捨,是放下。把什麼放下?把你的念頭放下,把你的妄想放下,那叫真的放下,那才管用。捨幾個錢,不管用處。心裡還照樣打妄想,還有貪瞋痴慢,那有什麼用處?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

◈觀照、照住、照見
◇照見五蘊皆空:功夫達到最高段
◇功夫成片是觀照;事一心是照住;理一心是照見
◇名詞不一樣;功夫境界完全相同
◈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:會念
◇做到這兩句,觀照就在其中,入觀行位
❖理即佛:一切眾生皆是佛
❖名字即佛:功夫不得力,雖然學佛,有名無實
❖觀行即佛:功夫得力
◇觀行位,在其他法門沒什麼成就;但在念佛法門決定往生
❖相似即佛:得定,事一心不亂
◇觀行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:這就是萬修萬人去

  這個地方教給我們覺照。覺照在初學的時候要攝心,宗門裡面用的這些方法都是綱領。他的功夫有三個層次:從觀照入門,覺照就是觀照,再往上提升就照住,最高的境界是照見。我們讀《般若心經》,「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」,那是功夫達到最高段,照見了。他這三個功夫,跟我們念佛三個功夫,名詞不一樣,境界相同的。我們念佛,初步功夫是功夫成片,功夫成片就是觀照,就是禪宗的觀照功夫,往上提升是事一心不亂,事一心不亂是照住,理一心不亂是照見名詞不一樣,功夫境界完全相同。但是我們用的方法不一樣。念佛人就是一句佛號,一句佛號念到底,就看你會念不會念。怎麼叫會念?方法最妙的,無過於大勢至菩薩所講的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這叫會念,這個念佛會念。只要做到這兩句,觀照就在其中。在位次上講,天台大師所講的六即佛,你就入觀行位。六即第一個是理即,理是理論,一切眾生皆是佛,這是理。像我們現在功夫不得力,雖然學佛,是名字位中,有名無實,功夫一點都不得力。功夫得力,就是觀行位。觀行是功夫得力,觀照的功夫得力,念佛的功夫得力,功夫成片了,這是功夫得力,那是觀行位。觀行位在其他法門裡面,沒有什麼成就的,但是在念佛法門裡面決定往生,這是生凡聖同居土,所以古德講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。諸位要曉得,入觀行位並不難,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。再往上提升,相似位那就不太容易。相似位就是得定,念佛的時候得事一心不亂,那就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;但是觀行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,這就是萬修萬人去

◈攝心:還是用心意識
◇開頭一定要用心意識
◇天台大師三止三觀,用心意識
◇交光法師捨識用根,離心意識

  初學,就是講到觀照的時候要攝心。攝心,換句話說,還是用的心意識。一開頭說離心意識是根本不可能,開頭一定要用心意識。《楞嚴經》傳到中國來之後,古時候這些大德都是依天台的教理來解釋《楞嚴》,就是用天台大師的三止三觀來解釋《楞嚴》。這裡面也有原因的,天台大師的止觀是用心意識,沒有離開心意識。到明朝交光法師,給《楞嚴經》做了一個新的註解,捨棄三止三觀這種修法,直接採取《楞嚴經》裡面的經義,捨識用根。這是《楞嚴》裡面講的,奢摩他、三摩、禪那。這個說法沒有錯,沒有違背經義,但是太難了,不是一般人能夠修的。也就是說,他取的方法是離心意識,這個是真難。《楞嚴經》的註解,從交光大師開始就有新派:新舊兩派,舊註容易修學,新註依交光法師的,非常非常困難!

◇禪宗初期觀心、參話頭,用意識心
◇「非畢竟無相可取」,他還是取
◇離動相,他取靜相:雖不究竟,提升了一層

  攝心,攝心當然還是有念,實際上講,禪宗早年觀心,以後用參話頭,他還是用的意識心,這是初期要用它「非畢竟無相可取」,他還是取。譬如離動相,他取靜相,雖不究竟,提升了一層,他還是有相可取。

◈要漸次的提升
◇凡夫非此無下手處
◇不依次第的,歷史上只有一個惠能大師
◇六祖之前沒有;六祖以後沒有

  然凡夫非此無下手處,這是真的。所以這個境界提升,要逐漸逐漸,漸次的提升。不依漸次,那個人太少了。我剛剛接觸佛法的時候,方東美先生跟我說,他說不依次第的,在中國歷史上只有一個人,那個人學不得,什麼人?六祖惠能大師。那個沒有辦法學的,那個人沒有次第。六祖之前,沒有看到這個;六祖以後,這一千三百多年來,也沒有看到第二個人。都要按部就班,依照順序來走,我們才有指望。

◈以幻除幻:佛法也是虛妄的
◇沒有得清淨心、沒有見性的時候,要依佛法;見性之後佛法不要了
◇還要個佛法,決定見不了性
◇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:但不是現在就捨
◇現在就捨,那沒救了
◇佛法也是因緣所生法,也不是真實法:用它;不能執著它
◇過河要船;執著船你登不了岸
◇應當捨棄時馬上就捨,就入一真法界
◇三乘能脫離六道,不能脫離十法界:就是佛法沒放下、捨掉

  所謂以幻除幻之法門耳。因此法雖亦是幻,這個法就是佛法,佛法也是虛妄的,也不是真實的。我們沒有得清淨心、沒有見性的時候,要依佛法,見性之後佛法不要了;還要個佛法,決定見不了性。佛在這個經上講︰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」這句話要記住,但是不是現在就捨現在就捨,那沒救了。現在不能捨,但是一定要知道,佛法也是因緣所生法,也不是真實法,你要用它,不能執著它,這個就對了。我們現在過河要船,可是你不能執著船,執著船你登不了岸。一定要曉得,我隨時可以捨棄它。到應當捨棄的時候,馬上就捨,捨了就入一真法界,就超越十法界;你要是不捨,你就出不了十法界。所以聲聞、緣覺、菩薩們,能夠脫離六道輪迴不能脫離十法界,就是佛法沒有放下,法沒有捨掉

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一一七集 http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9-023-01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