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

學佛先決條件:放下欲望|放下貪瞋痴慢疑,你能學傳統文化|放下見思,你能學佛|放不下,佛菩薩來教你也學不會、入不了境界|我們今天業障太重,時刻受外境干擾,身心不安:這樣念佛,不能往生|淨空老法師

 


學佛先決條件:放下欲望|放下貪瞋痴慢疑,你能學傳統文化|放下見思,你能學佛|放不下,佛菩薩來教你也學不會、入不了境界|我們今天業障太重,時刻受外境干擾,身心不安:這樣念佛,不能往生|淨空老法師


◈時刻受外境干擾:念佛不能往生
◇我們今天業障太重,時刻受外境干擾,身心不安:這樣念佛,不能往生;只是跟佛法結個緣而已

  我們今天業障太重,為什麼?從早到晚時時刻刻都受外境干擾,身心不安,這樣念佛,這樣學佛,不能往生,不能成就,只是跟佛法結個緣而已,其他都談不上。

◈學佛先決條件:放下欲望
◇學佛、學中國傳統文化,先決的條件:放下欲望
◇放下貪瞋痴慢疑,你能學傳統文化;放下見思,你能學佛
◇放不下,佛菩薩來教你也學不會、入不了境界
◈心浮氣躁,不能受教
◇我向章嘉大師請教:佛門裡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很快能契入境界?
◇大師看著我半個鐘點,才說一個字:有
◇又等了六、七分鐘,告訴我:看得破、放得下
◇這兩句,話很淺顯,意思深妙,不能體會
◇從哪裡下手?從布施

  學佛、學中國傳統文化,先決的條件是什麼?也就是說,你具備什麼樣的條件你才有資格學習?條件就是放下欲望放下貪瞋痴慢疑,你能夠學傳統文化放下見思煩惱,你能夠學佛。這個東西放不下,它障礙你,佛菩薩來教你你也學不會,你也聽不懂,入不了境界。我初學佛的時候,知道佛法的殊勝,方老師給我介紹的。我見章嘉大師,我向他老人家請教,我說佛法的好、功德利益,我略知幾分,佛門裡面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很快能契入境界?我的問題提出來,大師看著我,我也等著他回答。他沒說話,看我看了半個小時,我也看他,好像是禪堂裡頭入定。半個鐘點以後他才說,說一個字,有。我問他有沒有方法?答覆我有,我等了半個鐘點,等到了一個字。我精神振奮起來,他老人家不說了。這又等了六、七分鐘,告訴我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,六個字。我聽到這兩句,話很淺顯,意思深妙,不能體會。可是我的頭腦轉得快,我立刻向他請教,從哪裡下手?他告訴我從布施

◇年輕心浮氣躁,這種心態之下不能受教,給你講了,耳邊風
◇老師看著學生,必須學生浮躁的氣統統放下、心平氣和,才能接受教誨
◈心地清淨、真誠、恭敬
◇現在要找一個心地清淨、真誠、恭敬的,一個也找不到
◇老師說話的對象沒有,不是不願意說;沒人會聽
◇心浮氣躁,接受學校教育沒問題;聖賢教育、儒釋道都不行:都講求要清淨心,心愈清淨愈好
◈學佛心浮氣躁:一句佛法也沒學到
◇學佛學了一輩子,還是心浮氣躁:一句佛法也沒有學到
◇這一句佛號他真學到了,會開悟,會明心見性,往生有絕對把握

  為什麼我提出這個問題,他這麼容易答覆我,還要等半個小時,原因在哪裡?我們年輕,心浮氣躁,在這種心態之下不能受教,給你講了,耳邊風,你沒聽進去。所以老師看著學生,必須讓學生整個浮躁的氣統統放下,心平氣和才能接受教誨。半個鐘點,我們浮躁氣下來了,心定了,他說了個有。我們聽到這個有,精神頭又來了,那是什麼?浮躁。必須等你這個浮躁再往下降下去才給你說,多難!現在這個世界,要找一個心地清淨、真誠、恭敬的,一個也找不到。換句話說,老師說話的對象沒有,不是不願意說,沒人會聽。這是聖賢教育跟一般學校教育不一樣,心浮氣躁,接受學校裡面的教育沒問題,聖賢教育不行。中國傳統的東西,儒釋道都不行,都講求要清淨心,心愈清淨愈好。這就是現在人學佛學了一輩子,還是心浮氣躁,換句話說,一句佛法他也沒有學到。譬如說這一句阿彌陀佛,他學到沒有?沒有。這一句佛號他真學到了,會開悟,會明心見性,往生有絕對把握。像海賢老和尚一樣不需要人助念,助念並不可靠,說走就走了。

(中略)

◈念佛是因;成佛是果
◇親近佛陀是人生第一樁大事,福慧雙修,成佛快速
◇怎樣才能夠親近佛陀?須以念佛為因
◇心裡頭常常有佛、沒離開佛:你跟佛愈來愈接近
◇賢公替我們做證明:極樂世界、阿彌陀佛真有
◇念佛念了九十二年,沒有中斷過:念累了就休息;休息好了接著念
◇生活待人接物都念佛,佛號不中斷
◇無論什麼地方、什麼時候,你看到章嘉大師,他持咒,金剛持
◇念佛是因;成佛是果:不念佛怎麼能成佛?

  所以親近佛陀是人生第一樁大事,福慧雙修,成佛快速怎樣才能夠親近佛陀?這個地方告訴我們,須以念佛為因心裡頭常常有佛,心裡面沒有離開佛,你跟佛愈來愈接近。這個佛不是一般的佛,是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。首先你要肯定他真有,不能有絲毫懷疑。我們生在這個時代,這個時節因緣稀有難逢,我們遇到海賢法師,他給我們表法,他替我們做證明,證明西方極樂世界真有,證明真的有阿彌陀佛,他跟阿彌陀佛多次見面。他念佛念了九十二年,沒有中斷過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著就念;工作念佛,生活念佛,待人接物都念佛,佛號不中斷。在這個之前我見到一個人,我的老師章嘉大師。他持咒,金剛持,就是你看到他口在動,沒有聲音,這叫金剛持。無論在什麼地方,無論在什麼時候,你看到章嘉大師,他嘴裡頭在動,他默念。我一生只看到這麼一個人,沒有看到第二個人。應當學,海賢亦如是。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,不念佛怎麼能成佛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八十三集 https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2-041-008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