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

修行人百分之九十以上,對於修行的理論、心態、方法、效果都含糊籠統|大多數有名無實,什麼原因?只會讀經,不求解義;煩惱習氣未能斷了:所以走偏、走邪了|佛法廣大,八萬四千法門:你是依哪一門?|淨空老法師

 


修行人百分之九十以上,對於修行的理論、心態、方法、效果都含糊籠統|大多數有名無實,什麼原因?只會讀經,不求解義;煩惱習氣未能斷了:所以走偏、走邪了|佛法廣大,八萬四千法門:你是依哪一門?|淨空老法師


◈知理體無求;仍備修萬行,故能感
◇行者雖知修行往求,了了識知理體無求,仍不壞假名,是故備修萬行,故能感也
◈不求解義;煩惱習氣未能斷了
◇修行人百分之九十以上,對於修行的理論、心態、方法、效果都含糊籠統
◇原因是修行沒有依靠
◇佛法廣大,八萬四千法門:你是依哪一門?
◇有人明瞭,不止依一門;同時依好幾門
◇中國大分十個宗,每一個宗裡面還有派
◇現在大多數有名無實,什麼原因?只會讀經,不求解義;煩惱習氣未能斷了:所以走偏、走邪了
◈一萬個念佛人;真能往生一、二個
◇念佛的人有;往生的人稀有
◇一萬個念佛人,真正能往生的三、五個;現在能往生的一、二個;再過六十年,二、三萬可能有一、二個

  「今謂行者雖知修行往求,了了識知理體無求,仍不壞假名,是故備修萬行,故能感也」。前面念老給我們說的,修行人在今天來講佔大多數,幾乎是百分之九十以上,對於怎麼個修行、修行所依據的理論、修行的心態、修行的方法、修行的效果都含糊籠統,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。這個原因我相信有不少同學都能理解,原因是修行沒有依靠佛法廣大沒有邊際,法門無量,經上常說八萬四千法門,你是依哪一門有人明瞭,不止依一門,他可以同時依好幾門,天台、賢首、三論、法相,乃至於禪、密、淨土。中國大分十個宗,每一個宗裡面還有派,有派別,愈分愈細。即使是淨土宗也不例外,中國的淨土宗是一個宗派,傳到日本去變成十幾個宗派。他們告訴我這都是淨土宗。每個派別依據的經典、修學的方法都不完全相同,都有依據。甚至於還有一個派別,只依《無量壽經》四十八願第十八願,叫本願宗。都是從唐朝時候,從中國傳過去的,日本那個時候的留學生很多,那是中國佛教黃金時代,十個宗派都有高人,祖師大德。日本、韓國、越南這些留學生到中國,他們很用功,學到真東西,回去之後又建立許多宗派,這一千多年來有成就,不是沒有成就。可是現在不行了,現在大多數有名無實,什麼原因?只會讀經,不求解義,煩惱習氣未能斷了,所以走偏、走邪了念佛的人有,往生的人稀有,真的像李老師所說的,一萬個念佛人,真正能往生的三、五個。這個話六十年前說的,現在隔了半個世紀,應該是一萬個念佛人,能往生的一、二個而已。只怕再過六十年之後,一萬個念佛的人,往生的可能一個都沒有,要二萬、三萬才可能有一、二個。這個問題是大問題,不是小事。

◈往生條件:發菩提心、一向專念
◇念佛真正能往生,這才叫究竟圓滿
◇怎麼樣才能符合往生的條件?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就能往生
◈要用真心:菩提心是真心
◇什麼是菩提心?
◇第一,至誠心,真誠到極處
◇往生是大事,要用真心;不能用妄心:妄心跟它不相應
◇第二從相上說,深心;第三從作用上說,迴向發願心、大悲心
◇大慈大悲救護一切苦難眾生
◇深心是自受用:對於極樂彌陀深信不疑;求生淨土的心要深
◇統統都是從真實心中作;不是用妄心:這一句是概述
◇真要往生極樂,做彌陀弟子,從現在起就要用真心;不能用妄心:菩提心是真心

  念佛真正能往生,這才叫究竟圓滿怎麼樣才能符合往生的條件?我們這個經裡講得很好,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就能往生。本願念佛只注重一向專念,發菩提心疏忽了。經上講得很清楚,什麼是菩提心?《觀經》上告訴我們,第一,至誠心,真誠到極處。換句話說,往生是大事,要用真心,不能用妄心,妄心跟它不相應,要用真心。真心從三方面說,第一從體上講,就是真誠心;第二從相上說,就是深心;第三從作用上說,就是迴向發願心。《起信論》上給我們講的大悲心,換句話說,大慈大悲救護一切苦難眾生,這是菩提心的他受用,深心是自受用。深心是什麼意思?深信心,對於西方有極樂世界、有阿彌陀佛深信不疑,沒有絲毫懷疑,這深心;還要有求生淨土的心,這個心要深統統都是從真實心中作,不是用妄心。從這一句,這一句是概述,全說到了,我們真正要往生極樂世界,做阿彌陀佛的弟子,從現在起就要用真心,不能用妄心,菩提心是真心,真心就是菩提心。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一二集 https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2-041-03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