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7月16日 星期二

說法的人要用真心:至少沒有名聞利養,遠離七情五欲|雖然隨緣,恆順眾生;但是心裡頭不落印象|三福、六和、三學、六度、十大願王,全部都落實在生活當中;心沒染,沒放在心上|心永遠是清淨平等覺|淨空老法師

 


說法的人要用真心:至少沒有名聞利養,遠離七情五欲|雖然隨緣,恆順眾生;但是心裡頭不落印象|三福、六和、三學、六度、十大願王,全部都落實在生活當中;心沒染,沒放在心上|心永遠是清淨平等覺|淨空老法師


  「又鐘身鑄有真言、種子字、大乘經偈」

(中略)

  「鳴鐘一聲,即如轉誦鐘身所具一切顯密經法」。

(中略)

◈說法人,一一聲中皆寓無量妙義
◇鐘身鑄有真言、種子字、大乘經偈。鳴鐘一聲,即如轉誦鐘身所具一切顯密經法
◇以喻說法人,一一聲中,皆寓無量妙義也
◈心永遠是清淨平等覺
◇說法的人要用真心:至少沒有名聞利養,遠離七情五欲
◇雖然隨緣,恆順眾生;但是心裡頭不落印象
◇凡夫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全放在心上
◇真正修行人真有功夫,他不放在心上,心地清淨
◇賢公給我們表法:一年到頭,心上只有阿彌陀佛
◇跟大眾接觸,滿面春風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;心上一塵不染:這叫真功夫、真修行人
◇三福、六和、三學、六度、十大願王,全落實生活當中;心沒染,沒放在心上
◇心保持清淨、平等、覺
◇放在心上就染污,就不平等,就迷了
◇心永遠是清淨平等覺:一切時一切處都保持著
◇心裡只有一尊阿彌陀佛;其他的什麼都沒有

  用這個來比喻說法的人,「一一聲中,皆寓無量妙義」。鐘敲一下,無量妙義,說法人亦如是。所以說法的人要用真心,至少沒有名聞利養,遠離七情五欲。七情五欲離了,當然還有習氣,雖然隨緣,所謂恆順眾生,但是心裡頭不落印象,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,也就是說不放在心上。六道凡夫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全放在心上,所以他的心是染污的。真正修行人他修什麼?這修行人真有功夫,他不放在心上,他心地清淨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這個法,一天到晚,一年到頭,他心上只有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。他跟大眾接觸,一團歡喜,滿面春風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心上一塵不染,這叫真功夫,這真修行人。佛所教我們的,我們以我們淨宗來說,三福、六和、三學、六度、十大願王,全部都落實在生活當中,落實在工作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心怎麼樣?沒染,沒放在心上,這就對了。心保持這經上所說的清淨、平等、覺放在心上就迷了,就染污了,就不平等,就迷了;不放在心上,心永遠是清淨平等覺。一切時一切處都保持著,心裡只有一尊阿彌陀佛,其他的什麼都沒有

◇這樣修行的說法人,他一一聲中有無量妙義
◇你聽黃念公《報恩談》,愈聽愈有味道,捨不得放下,它有這麼大的攝受力量:讓你聽到法喜充滿、斷疑生信、一心專念阿彌陀佛

  說法人,這樣修行的說法人,他一一聲中有無量妙義,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,我們可以從黃念老的《報恩談》裡面完全體現。你聽《報恩談》,愈聽愈有味道,捨不得放下,它有這麼大的攝受力量。讓你聽到法喜充滿,讓你聽到斷疑生信,讓你聽到會跟他一樣,一心專念阿彌陀佛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九七集 https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2-041-0197




語如鐘聲」者,
謂說法人,聲如洪鐘,中正宏廣,持續遠聞。
震醒長夜,警覺昏迷,引生善心,停息諸苦。
音聲功德,並如也。


身鑄有真言、種子字、大乘經偈。鳴鐘一聲,即如轉誦鐘身所具一切顯密經法。

以喻說法人,一一聲中,皆寓無量妙義也。

◎發大誓願第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