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7月14日 星期日

不要養成小乘習慣|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說的,全是菩提心,全是大乘法|去用大心;何故至彼證入小果?|大乘心的人,沒有自己|有自己的,凡夫心|沒有自己,不肯利他,小乘心|淨空老法師

 


不要養成小乘習慣|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說的,全是菩提心,全是大乘法|去用大心;何故至彼證入小果?|大乘心的人,沒有自己|有自己的,凡夫心|沒有自己,不肯利他,小乘心|淨空老法師


◈先雖習小;臨欲去時,要發大心
◇天親作往生偈,二乘種皆不得生;《觀經》宣說,小乘眾生亦得往生:其義云何?
◇言二乘種不得生者,就此國中往去時說
◇若用小心求生彼國,無得去理。為是天親言,二乘種不得往生
◇臨命終時你是小乘心,你不能往生
◇平常修小乘;往生的時候發心求生淨土,那就是大乘心,大乘心就能生
◇小乘,臨終時發了菩提心
◇真信、真願就是無上菩提心
◇這不是小乘,所以他就能生
◇在這一念之間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,佛就現身來接引他

  「天親作往生偈」,就是《往生論》上的偈頌,「二乘種皆不得生」,說得很清楚。「《觀經》宣說小乘眾生亦得往生其義云何?」天親菩薩《往生論》講的不一樣,有人問淨影大師,淨影大師的回答說,「言二乘種不得生者,就此國中往去時說。小乘眾生先雖習小,臨欲去時,要發大心,方得往生若用小心求生彼國,無得去理。為是天親言,二乘種不得往生。」是講什麼?往生的時候,往生那個時候,你臨命終時,你是小乘心,你不能往生;如果平常修小乘,往生的時候發心求生淨土,那就是大乘心,大乘心就能生。是在這個時候說的,說得很有道理。小乘先學習小,臨終的時候他發了菩提心。什麼菩提心?《要解》講得好,真信、真願就是無上菩提心。真正相信極樂世界,沒有懷疑,真想往生,求往生,這個心就叫無上菩提心,這不是小乘。所以他就能生在這一念之間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,佛就現身來接引他

◈能不能往生,在最後一念
◇往生這一剎那,你本來是求生淨土的;到這個時候對這個世間情執放不下:不能往生
◇最後一念是真的「信願持名」,決定得生
◇平時念,好,不念,也好;臨終決定要念
◇平常不念;臨終會念:這個緣太少了
◇一口氣還沒斷,有人提醒你;萬緣放下、真信切願,念一、兩聲阿彌陀佛,都能往生
◇那要非常僥倖:你臨命終時有沒有這個機會?
◇這個機會是無量劫修積的大福報,在這一時享受

  所以在往生這一剎那的時候,你本來是求生淨土的,到這個時候對這個世間情執放不下,能不能往生?不能往生。往生,能不能往生,在最後一念最後一念是真的,「信願持名」,符合這四個字,蕅益大師說的,決定得生,與這四個字不相應不能往生。平時念,好,不念也好,臨終決定要念。但是平常不念,臨終會念,這個緣太少了。臨命終時一口氣還沒斷,有人提醒你,你一聽,明白了,萬緣放下,真信切願,念這一句阿彌陀佛,兩聲阿彌陀佛,都能往生。我們要用這個,那要非常僥倖,你臨命終時有沒有這個機會這個機會是大福報,無量劫修積的大福報在這一時享受,這一剎那間有人提醒,自己真信,那就真往生了,往生到極樂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薩。

◈去用大心;何故至彼證入小果
◇最後一念大菩提心;為什麼到極樂花開見佛,他是阿羅漢?
◇由其本習小乘多故。本在此處,多學觀察苦、無常等;至彼聞說苦、無常等,即便悟解。故證小果
◇他多劫以來都學小乘,阿賴耶的種子很多、很堅固;到極樂世界還起現行
◇極樂世界六塵都說法,有說苦空無常:有不少凡聖同居土往生的
◇他是發大菩提心去的;但那是臨時發的
◇對極樂世界深信不疑,對阿彌陀佛起嚮往的心
◇到極樂世界之後花開見佛,佛講經說法跟人的習性有關係:你想聽什麼經就聽到什麼經
◇不要養成小乘習慣

  我們再看下面這個問答。「問云:若言去用大心」,這最後一念大菩提心,「何故至彼證入小果」,為什麼到極樂世界去證果的時候,花開見佛,他是阿羅漢?這底下解釋,「由其本習小乘多故。本在此處,多學觀察苦、無常等」,這是小乘人,世世生生多劫以來都學小乘,都觀苦空無常,這個習氣很深,阿賴耶的種子很多、很堅固,到極樂世界還起現行。所以到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六塵都說法,有沒有說小乘?有,說苦空無常。為什麼學這個?因為有不少凡聖同居土往生的他是發大菩提心去的,但是那個發心是臨時發的,是臨終時候發的,對極樂世界深信不疑,對阿彌陀佛起嚮往的心,因為這個時候這一念心到極樂世界。但到極樂世界之後花開見佛,佛講經說法是跟人的習性有關係,你想聽什麼經就聽到什麼經。這要養成習慣,不要養成小乘習慣

◇中國已經用儒道代替小乘
◇所以中國人念佛經都是念大乘;沒有念小乘的
◈佛以一音而說法;眾生隨類各得解
◇彌陀世尊說法,沒有起心動念;眾生有感自然有應:你想聽什麼經,聽到的就是這個經
◇佛以一音而說法;眾生隨類各得解:同樣學一部經,我聽的比較淺,你聽的比較深
◇你的程度比我高:你聽彌陀、六塵說法,都是契機契理

  這在中國人大概不會,在南傳的可能很多,我們相信。為什麼?中國已經把小乘丟掉了,用儒道代替小乘所以中國人念佛經都是念大乘,沒有念小乘的。南傳有,南傳可以說活在這個世間都是學小乘經論,是我們《大藏經》裡面《四阿含》,他們就學這個。所以你心裡這個印象很深,常常會想起來,你在極樂世界聽到阿彌陀佛說法,說小乘經。實際是彌陀世尊說法,沒有起心動念,眾生有感自然有應,你想聽什麼經、想學什麼經,你所聽到的就是這個經。所以佛以一音而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,每個人聽的不一樣。同樣學一部經,淺深不一樣,我聽的比較淺,你聽的比較深,為什麼?你的程度比我高。你聽彌陀、六塵說法,都是契機契理,這是他方世界沒有的。

◈到極樂世界好
◇極樂的身不是物質,是法性,不需要營養、睡眠,你用功真用到底
◇就在當下,當下即是
◇一切自己所需要用的都是隨心變化
◇心想事成,想什麼現什麼
◇想佛身,就現佛相;想菩薩身,現菩薩相
◇有能力分無量身:供佛修福、聞法;幫佛教化眾生
◇只要是有關係、有緣,你就能度他:他相信你,他歡喜
◇有緣的,有感;你就能應
◇上求佛法,下化眾生:同時可以做到
◈大乘心的人沒有自己
◇大乘心的人,沒有自己;沒有自己,不肯利他,小乘心;有自己的,凡夫心

  到極樂世界好,為什麼?不是這個肉身,法性身,我們這個身是法相身、是物質,極樂世界的身不是物質,是法性。法性是什麼?不需要營養,不需要飲食,不需要茶水,不需要睡眠。所以你那個用功真用到底,你沒有障礙,你不需要睡眠。所以佛門有一句話說,就在當下,當下即是。這麼好的地方,一切自己所需要用的都是隨心變化,我想要房子,房子就現成的,你就坐在房子當中;我想要樹下,那就在一棵大樹下,完全是心想事成,真正是沒有虛願,心想事成,想什麼現什麼。自己也一樣,想佛身,就現佛的身相;想菩薩身,現菩薩相;想人天身,現人天相。有能力分無量身,分身幹什麼?除了供佛修福、聞法之外,還可以幫佛教化眾生。那個佛國土裡頭肯定跟我們有緣,我們過去世曾經在那住過,還有很多熟人,還有很多各種不同關係的人,只要是有關係、有緣,你就能度他。為什麼?你說話,他相信你;你現相,他歡喜,這就有緣。沒有緣的就沒有感,有緣的,有感就有應,你就能應。所以上求佛法,下化眾生,上求下化,你同時可以做到,這是極樂世界的殊勝。發大乘心的人更容易,大乘心的人沒有自己有自己的,凡夫心;沒有自己,不肯利他的,小乘心。這個要知道。所以經上都勸我們發菩提心,大乘。

◈《無量壽經》全是菩提心、大乘法
◇在彼國中,得羅漢已,即便求大
◇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說的,全是菩提心,全是大乘法
◇在極樂證得阿羅漢,他馬上就會迴小向大:得佛力加持
◈極樂世界全是正面;沒有負面
◇環境對人的影響很深:環境是社會大眾造成的,輿論、文化造成的,這文化是負面不是正面
◇極樂世界全是正面;沒有負面
◇六根所接觸六塵境界,全是大乘、菩薩乘

  這個解釋得好,「以本乘終發大乘心,求生彼故。在彼國中,得羅漢已,即便求大(迴小向大)。曇鸞道綽諸祖勝解,已引錄於前」,就不再多說了。所以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說的,全是菩提心,全是大乘法。生到彼國,在彼國中證得阿羅漢,他馬上就會迴小向大。為什麼?得佛力加持環境對人的影響很深環境是怎麼造成的?社會大眾造成的,今天最明顯的,輿論造成的,文化造成的,這文化是負面不是正面極樂世界全是正面,沒有負面六根所接觸六塵境界全是大乘,菩薩乘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二一集 http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2-041-0321




疏曰:「

天親作往生偈,二乘種皆不得生。
《觀經》宣說小乘眾生,亦得往生。

其義云何?


釋言:
言二乘種不得生者,就此國中,往去時說。

小乘眾生
先雖習小,臨欲去時,要發大心,方得往生。
若用小心求生彼國,無得去理。


為是天親言,二乘種不得往生。


問云:
若言去用大心,何故至彼證入小果。


釋言:
由其本習小乘多故。

本在此處,多學觀察苦、無常等。
至彼聞說苦、無常等,即便悟解。故證小果


以本垂終發大乘心,求生彼故。
在彼國中,得羅漢已,即便求大(迴小向大)。」

◎三輩往生第二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