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5月31日 星期二

用全體是佛的念頭來念阿彌陀佛,一念就相應|養成習慣:所看、所聽、所接觸的一切境界無一不是佛|一切萬物無一不是阿彌陀佛,我們就入阿彌陀佛一心裡頭|淨空老法師

 


用全體是佛的念頭來念阿彌陀佛,一念就相應|養成習慣:所看、所聽、所接觸的一切境界無一不是佛|一切萬物無一不是阿彌陀佛,我們就入阿彌陀佛一心裡頭|淨空老法師


◈此一念,全體是佛
◇一念淨心、發一念心、一念淨信中「一念」,均即是一心
◇都是臨命終時一念淨心、發一念心、一念淨信,這樣往生的
◇這個一念太殊勝,一念跟性德相應
◇凡夫之信心,如能一念與佛智相應,即得往生也
◇這一念沒有妄想、沒有雜念、萬緣放下、全體是佛
◇用全體是佛的念頭來念阿彌陀佛,一念就相應
◇一念就決定得生,得不退轉,無上菩提

  一念往生的人也應該有三輩,所以慈舟大師判這段經文叫一心三輩,它有上、中、下三輩,都是臨命終時一念淨心,或者是發一念心,一念淨信,這樣往生的這個一念太殊勝,一念跟性德相應。念老在此地引用《那先經》裡面說「最為第一」,又引蓮池大師在《疏鈔》裡面給我們說的,這一念「全體是佛」。日本人幸西氏所主張的一念,這一念與佛智相應即得往生。所以這一念沒有妄想、沒有雜念,萬緣放下,這一念全體是佛用全體是佛的這個念頭來念阿彌陀佛,所以一念就相應一念就決定得生,得不退轉,無上菩提。這是今天我們接著這段經文。

◈生死情盡,凡聖體空
◇這一念就是真如、自性
◇明識佛無來去,而見佛來。了達生死本空,而現往生
◇相有;理沒有
◇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
◇它與自性、真心相應

  我們接著往下看,「於上輩者,生死情盡」,這是上輩往生的,生死的念頭沒有了,「凡聖體空」,所以這一念就是真如,這一念就是自性,為什麼?生死情盡,凡聖體空。「明識佛無來去,而見佛來。了達生死本空,而現往生」。相有沒有?有;理有沒有?沒有。這是法身菩薩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的境界。所以他的往生雖然是一念、十念往生,他生到哪裡?三輩上輩,九品上上品,生實報莊嚴土。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效果,這樣殊勝的功德?前面細說了,說得很詳細,就是「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」,相應;與什麼相應?與自性相應、真心相應

◈用真心,不要用妄心
◇在日常養成習慣,用真心
◇真心就是一心、一念
◇一句阿彌陀佛裡頭沒有妄想雜念分別執著,它就跟諸佛如來相應
◇諸佛如來住一心;我們這一剎那也是一心
◇一心跟一心沒差別
◈全體是佛,整個宇宙都是佛
◇養成習慣:所看、所聽、所接觸的一切境界無一不是佛
◇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
◇全宇宙從一念真心生的
◇沒有妄想雜念就是一心
◇一心能生整個宇宙
◇識沒有離開真心,識只是心裡夾雜妄想雜念而已
◇真妄是一不是二
◇從真的來看,全宇宙都是阿彌陀佛
◇一切萬物無一不是阿彌陀佛,我們就入阿彌陀佛一心裡頭

  我常常勸勉大家用真心,不要用妄心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養成一個習慣,妄心是生滅心,妄心是假的,我們用真心,真心就是一心,一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裡頭沒有妄想、沒有雜念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什麼都沒有,就這一句佛號。這一句佛號不夾雜妄想雜念,它就相應,跟諸佛如來相應。怎麼相應?諸佛如來住一心,我們這個時間雖然短,這一剎那的時間我們也是一心一心跟一心沒差別,所以說全體是佛。全體是什麼?整個宇宙都是佛。重要!要養成習慣,睜開眼睛所看的一切萬物是佛,所聽的一切音聲是佛,所接觸的一切境界無一不是佛。為什麼?惠能大師講得好,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,萬法是全宇宙,全宇宙叫萬法。全宇宙從哪裡來的?從一念真心生的。這一念心(一心、一念)裡面沒有妄想、沒有雜念就是一心一心能生整個宇宙。宇宙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?那是唯識所變,現在只講唯心所現,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唯識所變。識沒有離開真心,識只是心裡面夾雜著妄想雜念而已,那就叫阿賴耶識,就叫妄心,真妄是一不是二。所以從真的來看,那就全宇宙都是阿彌陀佛,不但一切有情眾生是阿彌陀佛,花草樹木是阿彌陀佛,山河大地是阿彌陀佛,一切萬物無一不是阿彌陀佛,我們就入阿彌陀佛一心裡頭,阿彌陀佛一心裡頭有我,我一心裡頭有阿彌陀佛,心心相應,不可思議。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三一集 http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2-041-0331




一念淨心」,「發一念心」,與前文中「一念淨信」中「一念」,均即是「一心」也。
此一心乃十法界之本體,真如實相之異名,
亦即《那先經》謂為「最為第一」,
《彌陀疏鈔》謂為「全體是佛」者也。


「發一念心,念於彼佛」即「定生彼國」者,正日人幸西氏所主之一念義。

凡夫之信心,如能一念與佛智相應,即得往生也

此一念,既已全體是佛
即此全體是佛之念,以念彼佛,故一念即得相應,
是以「定生彼國,得不退轉無上菩提」。

(中略)

於上輩者,生死情盡,凡聖體空,
明識佛無來去,而見佛來。
了達生死本空,而現往生。
捨此生彼,皆如幻夢。故云如夢也。

◎三輩往生第二十四



我們現在用的心,妄心|妄心沒有離開真心|妄心是真心迷了,還是真心|沒有起心動念是真心看;起心動念是妄心看|一妄一切妄;一真一切真|希望我們用真心|淨空老法師

 


我們現在用的心,妄心|妄心沒有離開真心|妄心是真心迷了,還是真心|沒有起心動念是真心看;起心動念是妄心看|一妄一切妄;一真一切真|希望我們用真心|淨空老法師


◈十法界的本體就是一心
◇本體:本是根本,體是載體
◇一切法從心想生,一心生萬法
◈妄心沒有離開真心
◇我們現在用的心,妄心
◇妄心是真心迷了,還是真心
◇真妄不二,真妄就是正反兩面
◈極樂世界純真無妄
◇十法界是假相,唯識所現
◇識把它變成十種,本來是一種
◇極樂世界叫一真法界,唯心所現
◇往生到極樂個個都轉八識成四智
◇沒有能變的八識,當然就沒有所變
◇身是法性身,環境是法性土
◇人無量壽,樹木花草無量壽
◇一切法隨著念頭轉,你想什麼它就現什麼
◇這麼好的地方,想盡方法要去

  所以這個一心,經上說的一心,乃十法界之本體。十法界,指究竟圓滿所有的法界,十就講完了,東南西北、東北、西北、東南、西南、上方、下方,講完了,就是佛經上常說的遍法界虛空界,一切諸佛剎土一個不漏,統統包括了。本體,本是根本,體是載體十法界的本體是什麼?就是一心。所以大乘經上佛常說,《華嚴經》上講到的一切法從心想生,《般若經》上亦如是說。一心生萬法,我們要記住。我們這個心,現在用的心,妄心。要知道,妄心沒有離開真心,離開真心哪來的妄心?妄心是什麼?妄心是真心迷了,還是真心。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,不至於錯會。真妄不二,真妄就是正反兩面十法界是假相,六道輪迴是假相,不是真的。十法界裡頭包含六道輪迴,六道輪迴之外有四聖法界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十法界裡面的佛。這都是唯識所現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,識把它變成十種,本來是一種。那到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叫一真法界,那就是心現的,沒有識變。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個個都轉識成智,轉八識成四智八識是能變,十法界是所變,沒有能變的,當然就沒有所變。所以極樂世界純真無妄,得的身是法性身,居住的環境是法性土。法性不生不滅,法性清淨無染。所以那個地方的人無量壽,那個地方所有樹木花草也是無量壽,沒有花開花謝,花永遠開,樹葉永遠是綠色的,它不會變。一切法隨著念頭轉,你想什麼它就現什麼,像變魔術一樣。極樂世界必須要認清楚、搞明白,我們嚮往的心生起來了,這麼好的地方怎麼能不去?想盡方法要去

◈此一心乃十法界之本體
◇真如、實相,就是一心
◇一心就是沒有雜起心動念
◇沒有起心動念是真心看;起心動念是妄心看
◇阿賴耶一動,第六意識、末那,統統生起來了
◇一妄一切妄,一真一切真
◈希望我們用真心
◇用真心你是佛,至少是法身菩薩
◇在日常生活當中用真心,養成習慣。不但你決定往生,決定生實報土
◇這一句佛號,知道這個原理,一生中就能把十信位修圓滿,往生時是初住
◇這叫暗合道妙
◈用真心佔盡了便宜
◇用真心不吃虧
◇為什麼不敢用真心?就怕吃虧上當
◇一生當中生實報莊嚴土,還得了!
◇讀書千遍萬遍,熟透了,自自然然他用上了
◈最為第一
◇真如實相是什麼?一心
◇一句阿彌陀佛沒有夾雜妄念,實相、真如
◇我們就用持名,在無量法門它擺在第一
◈全體是佛者也
◇你用的是真心、一心、阿彌陀佛這一念,這個境界全體是佛

  這個心是十法界的本體,真如實相之異名。佛經上稱為真如、稱為實相,就是一心。真如是什麼?一心。實相是什麼?一心。一心就是沒有雜起心動念,我們常講,我們眼看,在色相上看,看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沒有起心動念,這就是真心看。起心動念是妄心看,就是阿賴耶,起心動念是阿賴耶。阿賴耶這麼一動,第六意識分別、末那識執著,統統生起來了一妄一切妄,一真一切真。希望我們用真心用真心是什麼?你是佛,你是菩薩,至少是法身菩薩。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五十一個地位,華嚴是圓教,初住菩薩就用真心了。我們聽說了要學,學怎麼樣?在日常生活當中,生活用真心,工作用真心,待人接物都用真心,把它養成一個習慣。不但你決定往生,你決定生實報土,不會錯的。換句話說,你在一生當中你就完成像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,你到初住,前面十信圓滿了。初信到十信好不容易我們這一句佛號知道這個道理、這個原理,運用這個方法,我們在一生當中就能把《華嚴經》上初信到十信位修圓滿,我們往生的時候是初住,這還得了嗎?這叫暗合道妙,一般人看不出來。所以我們大家要記住,用真心不吃虧。你為什麼不敢用真心?就怕吃虧,就怕上當。佛告訴我們,用真心不會上當、不會吃虧,反而什麼?佔盡了便宜。你看你這一生當中生實報莊嚴土,還得了!這些如果我們不是通過這些大經大論,長時間在這裡薰習,明白了。一遍二遍、三遍五遍不行,十遍八遍還不夠,所以古人提出讀書千遍有道理,千遍萬遍,他熟透了,自自然然他用上了。大乘經上真如實相說得很多,你全明白了,真如實相是什麼?一心。我這一句阿彌陀佛沒有夾雜妄念,沒有妄想,統統放下了,心裡就這一句佛號,口裡冒出來,實相,真如。這是《那先經》裡面講的「最為第一」,在這個地方修行的方法,我們就用念佛、就用持名,在八萬四千法門、在無量法門它擺在第一,《那先經》上所說的。《彌陀疏鈔》裡面說,「全體是佛者也」。你用的是真心,用的是一心,用的是一念,阿彌陀佛這一念,蓮池大師告訴我們,這個境界是什麼境界?全體是佛,這還得了!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三O集 http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2-041-0330




「一念淨心」,「發一念心」,與前文中「一念淨信」中「一念」,均即是「一心」也。
此一心乃十法界之本體,真如實相之異名
亦即《那先經》謂為「最為第一」,
《彌陀疏鈔》謂為「全體是佛」者也。

◎三輩往生第二十四



2022年5月30日 星期一

真用功,必須放下內心貪瞋痴慢疑、外面怨恨惱怒煩|大乘經學這麼多年,為什麼沒能入:還有東西沒放下|沒放下的,就是你的事、業|事還不能放下,業力就牽著你|淨空老法師

 


真用功,必須放下內心貪瞋痴慢疑、外面怨恨惱怒煩|大乘經學這麼多年,為什麼沒能入:還有東西沒放下|沒放下的,就是你的事、業事還不能放下,業力就牽著你|淨空老法師


◈理一心不亂
◇惠能大師說這五句,他學佛就畢業,大徹大悟
◈事一心不亂
◇見思煩惱斷了,裡面貪瞋痴慢疑,外面怨恨惱怒煩,不生了
◈對人、事、萬物沒有煩惱
◇一生永遠沒有怨恨、煩惱、瞋恚、煩心,你說多自在、多快樂
◇人生要活得自在、快樂、幸福:依照佛儒道的方法,統統可以得到
◇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:方法沒有一定;但是原理原則是一定的
◇真用功,必須放下內心貪瞋痴慢疑、外面怨恨惱怒煩

  你看惠能大師說這五句,實際上就二十個字,他學佛就畢業,五祖衣缽就傳給他了。念佛人念到這個境界叫理一心不亂大徹大悟的境界;事一心不亂是阿羅漢的境界,見思煩惱斷了,思想裡面貪瞋痴慢疑斷了,我們就常講這俗話,裡面貪瞋痴慢疑,外面怨恨惱怒煩,這是煩惱,不生了一個人一生永遠沒有怨恨、煩惱(惱是惱怒)、瞋恚、煩心的事情,你說你多自在、你多快樂。我們說人生要活得自在、要活得快樂、要活得幸福,能不能得到?能,依照佛法修可以得到,依照儒家的方法、道家的方法統統可以得到,只是名稱不一樣,但是它們修學的原理、修學的方法完全相同。佛教我們,我們真用功,無論用什麼法門,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,你喜歡用什麼方法你就用什麼方法,這個沒有一定的但是原理原則是一定的,一點都不差,那就是必須要放下內心的貪瞋痴慢疑,這五種煩惱,這叫思惑;要放下外面怨恨惱怒煩,沒有埋怨、沒有仇恨,對人、對事、對萬物沒有煩惱,這就對了,要把這個東西放下,這叫真功夫。

◈為什麼放不下?因為你當真了
◇為什麼要放下?因為它是假的
◇統統是假的,根本就沒有這個東西
◇明白之後就應該放下,再執著,錯了
◇我們只執著一個阿彌陀佛就行了
◇心裡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

  為什麼要放下?因為它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你為什麼放不下?因為你當真了。你要知道它統統是假的,根本就沒有這個東西,現在連量子力學家都講清楚、講明白了,給我們做證明。我們修行功夫不到家,沒有見性,見性當然就全明白了,就成佛了。科學給我們做了證明,我們看他的報告一看就懂,一看就明白。所以,我們明白之後就應該放下,再執著,錯了。執著什麼?我們只執著一個阿彌陀佛就行了,八萬四千法門選擇這個法門,無量法門也是選擇這個法門,好!心裡只有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

◈佛法入門用什麼?看破、放下
◇看破是完全了解事實真相;放下就不要把它放在心上
◇心裡面沒事,什麼都沒有
◇煩惱習氣難斷,不斷不行:我想脫離輪迴
◇輪迴不好玩:在這裡頭,過去無始,未來無終,冤冤相報沒完沒了
◈離開六道輪迴最好的辦法
◇信願持名
◇必定得生,一了百了,一切了了
◈到極樂世界就是佛境界
◇不是自己修的
◇自己自性本自具足,因;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緣
◇有因、有緣,果報就現前:跟阿彌陀佛同樣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

  佛法入門用什麼?看破、放下看破是完全了解事實真相,放下就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心裡面沒事,什麼都沒有。這個功夫很難,為什麼?我們在六道輪迴裡頭多久時間?無量劫,不是萬萬年,萬萬年時間短,無量劫!你想無量劫養成的習氣,怎麼能一下就斷掉?所以煩惱習氣難斷。現在有一個念頭就是不斷不行,為什麼?我想脫離輪迴,輪迴太苦,輪迴不好玩,在這個裡頭,過去無始,未來無終,冤冤相報沒完沒了,何必幹這個事情?要想不幹,只有離開六道輪迴,離開六道輪迴最好的辦法就是淨土法門,信願持名必定得生,一了百了,一切了了。到極樂世界就是佛境界。到極樂世界就是佛境界,不是自己修的,是自己自性裡頭本自具足,這是因,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那是緣,加持給我們,我們有因、有緣,果報就現前。果報是什麼?跟阿彌陀佛一樣,有跟阿彌陀佛同樣的智慧、同樣的德能、同樣的相好。阿彌陀佛能做到的,我們個個都能做到。這到哪裡去找?找不到。

(中略)

◈沒放下的,就是你的事、業
◇事還不能放下,業力就牽著你
◇無論幹什麼好事,留戀這樁事情,你就不能往生
◇事業非常認真做;做完之後,一句阿彌陀佛在心上,事業沒有放心上
◇完全看緣
◇事業成熟了、事業有人來代替,阿彌陀佛就帶我走了,好!
◇諸佛如來的事業,肯定有人來接替

  真沒放下的,我說一個大家容易理解的,就是你的事、業,你的事還不能放下,業(業力)就牽著你,留在此地。所以無論幹什麼好事,好事應該要做,像現在佛法衰了,我們努力把佛法復興起來、振興起來,這是好事,這是大事,這個要你住世才行,如果你留戀這樁事情,你就不能往生。要怎麼樣?事業非常認真做,做完了之後,還是一句阿彌陀佛在心上,這些事業沒有放在心上,那就對了。完全看緣,緣成熟了,事業成熟了,或者事業有人來代替,有了繼承人,阿彌陀佛就帶我走了,好!一定要知道。這個道理搞清楚,事實真相搞清楚,叫看破。所以看破,連做事業,好事業,諸佛如來的事業,我們等於接棒,接了上一代的棒,交給下面接替的人,我就走了;接替的人還沒找到,暫時還留著,還等待著。肯定有人來接替,為什麼?諸佛菩薩現身,菩薩事業,這不是凡夫,我們一定要知道、一定要明瞭。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三六集 http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2-041-03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