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彌陀佛憑什麼來接你?憑你本來是佛|把欲望降低,愈低愈好|不受物欲誘惑干擾,這個人能學佛學聖賢|欲望多的人困難,沒辦法入門|淨空老法師
◈諸佛現前三昧
◇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,就是諸佛現前三昧
◇整個宇宙,從自性現的
◇賢公也入這個境界,想見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現前;想見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現前,叫現前三昧
◇他為什麼能有這麼高的品位?一心不亂
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了五句話,末後那句話,就是諸佛現前三昧。他那句話怎麼說的?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,萬法就是全宇宙,整個宇宙。整個宇宙,從哪裡來的?自性現的。這句話跟此地所講的諸佛現前三昧意思完全相同,可見得惠能大師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們現前海賢老和尚也入這個境界,他不說。我們怎麼知道他入這個境界?入這個境界想見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現前;想見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現前,叫現前三昧。海賢老和尚入這個境界,他雖然不說,偶爾也露了一句、二句,但是聽的人沒在意,沒聽出來。他露了那麼一點點,沒聽出來,我們能體會得到,這是什麼?經看得比較多,他一說,跟佛經上講的一樣。賢公老和尚就一句佛號,更難相信!他不認識字,沒念過書,一生沒有念過一部經,一生沒有聽過一次講演,講經沒有聽過一次,他為什麼能有這麼高的品位?一心不亂。
◈要這一句佛號保持住
◇一句接著一句不中斷。口裡不念沒關係,心裡還是要念
◇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只有這一句阿彌陀佛,諸佛現前三昧你就見到了
◈法門不可思議,成就不可思議
◇五逆十惡,墮無間地獄,都不怕,只要我現在一念回頭,三昧就現前,就能得到阿彌陀佛加持,一切諸佛護念
◇諸佛如來相信,跟淨土的緣特別深的人相信
◇想到地獄苦,馬上回頭,求阿彌陀佛救我。具足信願,一念十念,阿彌陀佛都來接你往生,慈悲到極處
◇阿彌陀佛憑什麼來接你?憑你本來是佛
◇你本來是佛,你迷了;你現在一念回頭,他真幫助你、成就你,讓你回歸自性
我們念佛同學要學他,這最好的榜樣。一點都不難,難的是什麼?要這一句佛號保持住,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一句接著一句不中斷。口裡不念沒關係,心裡還是要念。心裡只有一尊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,統統放下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只有這一句阿彌陀佛,諸佛現前三昧你就見到了。法門不可思議,成就不可思議。一個人,凡人,甚至於煩惱習氣很重,造作很多罪業,都不怕;五逆十惡,墮無間地獄,都不怕,只要我現在一念回頭,三昧就現前,就能得到阿彌陀佛加持,一切諸佛護念。誰相信?諸佛如來相信,跟淨土的緣特別深的人相信。一個人罪業很重,不往生淨土,決定墮阿鼻地獄,宋朝瑩珂法師就是的,好例子。想到地獄苦,嚇到了,地獄太苦了,馬上回頭,求阿彌陀佛救我。具足信願,一念十念,阿彌陀佛都來接你往生,真慈悲,慈悲到極處。阿彌陀佛憑什麼來接你?就憑著你本來是佛,所以他來救你,你本來不是佛,他也沒有辦法。因為你本來是佛,你迷了,你現在一念回頭,他真幫助你,真成就你,讓你回歸自性。你說這還得了!
◈誠意正心
◇整個宇宙一切眾生,包括十法界、六道,都是唯心所現、唯識所變。不是別人,是自己
◇六道輪迴自己念頭變現出來的
◇把自己念頭調整,問題不就解決了嗎?
◇六道輪迴自己念頭變現出來的
◇把自己念頭調整,問題不就解決了嗎?
◈意怎麼誠?要有智慧
◇用理智不用感情,這是真修行
◇用理智不用感情,這是真修行
◇理智超過感情的人,意就誠;不能超過,誠就沒有
◇如何叫理智超過感情?日用平常,依智不依識
◈格物致知
◇前提是要放下,格物是放下,物是欲望
◇七情五欲要放得乾乾淨淨,六道就是它製造的
◇格是格鬥,跟自己的欲望去做一個戰爭
◇不受物欲的誘惑干擾,這個人能學佛學聖賢
◇不受物欲的誘惑干擾,這個人能學佛學聖賢
◇欲望多的人困難,沒辦法入門
這個裡頭含著整個宇宙一切眾生,包括十法界、六道,都是唯心所現、唯識所變。不是別人,是自己,自己誠意正心所現的是三善道、是四聖法界,自己的妄心、煩惱所現的就是三惡道。六道輪迴哪裡來的?自己念頭變現出來的,只要把自己念頭調整,問題不就解決了嗎?一定要以真誠心,儒家講的誠意正心。但是意怎麼誠?要有智慧,理智超過感情的人,意就誠;不能超過,誠就沒有,真誠沒有。如何能叫我們的理智超過感情?日用平常當中依智不依識,這佛法講的。用理智,不用感情,這是修行,真修行,前提是要放下。儒家講格物,格物是放下,物是欲望、物欲,七情五欲要放下,要放得乾乾淨淨,六道就是它製造的,這個東西斷掉了,六道就沒有了,所以放下。佛法講放下,儒家講格物致知,格物就是放下,格是格鬥,跟誰格鬥?跟自己格鬥,跟自己的欲望去做一個戰爭,把它打敗。不受物欲的誘惑,不受物欲的干擾,這個人能學佛、能學聖賢。欲望多的人困難,他沒有辦法入門。
◇把欲望降低,愈低愈好
這個裡頭含著整個宇宙一切眾生,包括十法界、六道,都是唯心所現、唯識所變。不是別人,是自己,自己誠意正心所現的是三善道、是四聖法界,自己的妄心、煩惱所現的就是三惡道。六道輪迴哪裡來的?自己念頭變現出來的,只要把自己念頭調整,問題不就解決了嗎?一定要以真誠心,儒家講的誠意正心。但是意怎麼誠?要有智慧,理智超過感情的人,意就誠;不能超過,誠就沒有,真誠沒有。如何能叫我們的理智超過感情?日用平常當中依智不依識,這佛法講的。用理智,不用感情,這是修行,真修行,前提是要放下。儒家講格物,格物是放下,物是欲望、物欲,七情五欲要放下,要放得乾乾淨淨,六道就是它製造的,這個東西斷掉了,六道就沒有了,所以放下。佛法講放下,儒家講格物致知,格物就是放下,格是格鬥,跟誰格鬥?跟自己格鬥,跟自己的欲望去做一個戰爭,把它打敗。不受物欲的誘惑,不受物欲的干擾,這個人能學佛、能學聖賢。欲望多的人困難,他沒有辦法入門。
◇把欲望降低,愈低愈好
所以這比什麼都重要,至關要緊的是要把我們的欲望降低,愈低愈好。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O七集 http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2-041-03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