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9月26日 星期一

護佛種性|護法,首先要護自己|護好自己,就得認真修戒定慧|持戒的人柔和|真正持戒人,沒有一個人不尊敬:他終歸要成佛的,你怎麼可以輕慢他?斥責他?|戒律最高的:身心清淨|持戒,頭一個破見惑|淨空老法師

 


護佛種性護法,首先要護自己|護好自己,就得認真修戒定慧|持戒的人柔和|真正持戒人,沒有一個人不尊敬:他終歸要成佛的,你怎麼可以輕慢他?斥責他?|戒律最高的:身心清淨持戒,頭一個破見惑|淨空老法師


◈護佛種性
◇護法,首先要護自己
◇自己都沒護好,你是不可能護佛的
◇護好自己,就得認真修戒定慧
◈一定是因戒得定
◇持戒的目的得清淨心
◇清淨心是定,聲聞緣覺的定
◇平等心是大定,菩薩的定
◈持戒不能得定,那持戒造罪業
◇看到不持戒的人毀謗、批評責備
◇你教訓那個人不肯接受,「算了,我不學了。」你把這人學佛的緣分斷掉了,斷人法身慧命,罪過是無間地獄

  下面這一科,「護佛種性」。護法,護法首先要護自己自己都沒有護好,你是不可能護佛的護好自己就得認真修戒定慧一定是因戒得定,諸位一定要曉得,你持戒,持戒的目的是什麼?得清淨心,清淨心就是定;得平等心,平等心是大定,菩薩的定清淨心是聲聞、緣覺的定。如果持戒不能得定,那持戒造罪業,為什麼?分別、執著,看到不持戒的人毀謗、批評、責備你教訓那個人,那個人是不是肯接受?如果不肯接受,他翻過來,算了,我不學了。你把這個人這一生學佛的緣分斷掉了,這叫斷人法身慧命,這個罪過是無間地獄

◈持戒的人柔和
◇真正持戒人,沒有一個人不尊敬
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
◇他終歸要成佛的,你怎麼可以輕慢他?斥責他?
◈戒律最高的:身心清淨
◇釋迦牟尼佛、諸佛菩薩、祖師大德都持戒,沒有一個犯戒的
◇起一個不善念頭就犯戒了;起一個善的念頭也犯戒了:真心裡頭沒有念頭
◇心是清淨平等覺,覺就是見性
◇見性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

  真正持戒人,像海賢老和尚,沒有一個人不尊敬,為什麼?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所以他尊敬。眾生為什麼變這樣?他迷失了自性。他將來肯定會恢復自性,只是成佛有早晚,有人現在成佛,有人來生成佛,有人無量劫以後成佛,他終歸要成佛的。你怎麼可以輕慢他?你怎麼可以斥責他?他不像持戒的人,持戒的人柔和釋迦牟尼佛持戒,諸佛菩薩都持戒祖師大德也持戒,沒有一個犯戒的起一個不善的念頭就犯戒了,起一個善的念頭也犯戒了,為什麼?真心裡頭沒有念頭,那是《梵網經.心地戒品》,這是戒律最高的,身心清淨。心是什麼?心是清淨平等覺,覺就是見性,見性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

(中略)

◈持戒,頭一個破見惑
◇見惑破不了,初果得不到,你還是六道生死凡夫
◇所以末法九千年,除了念佛求生淨土一門,沒有第二條路可走
◇無量法門門門都要斷惑證真
◈把身見放下
◇知道身不是我,不再貪戀這個身,不再為這個身造罪業
◈邊見:對立,二邊
◇人我、真妄、善惡、凡聖是邊見
◇邊見斷了:肯定遍法界虛空界跟我是一體,自性裡面的慈悲就生出來了
◈成見
◇因上的成見叫戒取見;果上的成見叫見取見
◇自以為是,不能跟別人合作,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
◇只有人服從他;他不肯服從別人
◈邪見
◇所有一切錯誤的看法

  持戒,頭一個破見惑,證初果,你見惑破不了,初果得不到;初果得不到,你還是六道生死凡夫,這個不能不知道。所以末法九千年,包括我們現在,除了念佛求生淨土一門,沒有第二條路可走,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門門都要斷惑證真。你能不能把身見放下知道身不是我,不再想這個身,不再貪戀這個身,不再為這個身造罪業,為這個身。第二個邊見,邊見是什麼?對立,二邊,有我就有人,人我是邊見;有真就有妄,真妄是邊見;有善就有惡,善惡是邊見;有凡就有聖,凡聖是邊見邊見斷了之後是什麼境界?肯定遍法界虛空界跟我是一體,自性裡面的慈悲就生出來了。不容易!第三種成見,佛把它分成兩個,因上的成見叫戒取見,果上的成見叫見取見。成見是什麼?自以為是,不能跟別人合作,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,這成見。某人成見很深,只有人服從他,他不肯服從別人。最後一種邪見所有一切錯誤的看法,都屬於邪見。不容易,誰能斷得了

◈誰能斷得了?
◇見惑斷乾淨,天眼通、天耳通出現了
◇至少你能看到欲界六層天、十八層地獄
◇我這一生做不到;想離開六道輪迴那只有找阿彌陀佛
◇沒有第二個法能幫助你出離六道輪迴
◈千經萬論,殊途同歸
◇《華嚴》十大願王導歸極樂
◇《楞嚴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、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
◇觀音菩薩專契娑婆眾生之機
◇大勢至菩薩對遍法界虛空界,契一切眾生之機

  這五種錯誤的見惑斷乾淨了,你的本能恢復兩種神通,天眼通出現了,天耳通出現了。天眼通能夠叫你,至少你能看到欲界六層天,能看到十八層地獄,你有這個能力。初果須陀洹,大乘初信位的菩薩。我們自己想想,我這一生做不到。做不到,想離開六道輪迴那只有找阿彌陀佛,除這一法之外沒有第二個法能幫助你出離六道輪迴。淨土的殊勝,千經萬論,殊途同歸,《華嚴》到最後,十大願王導歸極樂;《楞嚴經》的二十五圓通,最後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、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觀音菩薩專對娑婆世界,大勢至菩薩那是專門對遍法界虛空界,他契一切眾生之機,觀音菩薩只契娑婆眾生之機,不一樣。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一四集 http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2-041-01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