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個宇宙是自己的一場夢境|全體是不可得,空無所有|應該什麼態度?無所住|大乘法最怕就是有住|眾生為什麼稱眾生?就是他有住|有住生心就造業;無住生心沒有業|淨空老法師
◈整個宇宙假的
◇我們生活在二千一百兆次生滅波動所產生的幻相
◇你把它當真就錯了
彌勒菩薩告訴我們,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,單位是兆。這是什麼?現實的環境。彌勒菩薩說穿了,我們生活在二千一百兆次生滅波動所產生的幻相,整個宇宙。整個宇宙假的,不是真的,你把它當真就錯了。
◈全體是不可得,空無所有!
◇了解真相之後:應該無所住,決定不能把一樣東西放在心上
◇放在心上,你的心就被它干擾,你就迷了
◇看得清楚,聽得清楚,心裡乾乾淨淨,什麼都沒有:你完全用真心,跟諸佛菩薩沒兩樣
◇外面境界是感;你自然就有回應:這個回應叫「而生其心」,沒有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
◇賢公表現的無住生心:那麼樣的自然、圓滿
◇法身菩薩、諸佛如來,應化在十法界六道真實境界,你看到了:就能學習
了解真相之後肯定,沒有懷疑了,要著重有個很明晰的概念,那就是全體是不可得,空無所有!就是應該什麼態度?應該無所住,決定不能把一樣東西,人事物,不可以放在心上。放在心上,你的心就被它干擾,就錯了,你就迷了,你就變成凡夫。看得清楚,聽得清楚,心裡乾乾淨淨,什麼都沒有,對了,你完全用真心,你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,這個菩薩是法身菩薩,不是普通菩薩。而生其心,心就是回應,外面境界是感,你自然就有回應,這個回應叫而生其心。有沒有起心動念?沒有;有沒有分別執著?沒有。在海賢老和尚這個碟片裡面,你們細心去觀察、去看,你看看人家表現的無住生心,那麼樣的自然,那麼樣的圓滿。那就是法身菩薩、諸佛如來應化在十法界,應化在六道真實的境界,你看到了,你就懂了,就能學習。
◈無我是真我
◇最怕、最嚴重的障礙就是我
◇要把我見放下,無我
◇我是法界;法界是我
◇自性才是真我,能生、能現
◇整個宇宙,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,都是自性所生、所變
◇自性為什麼會生、為什麼會變?法爾如是
◇真搞明白了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統統放下,就是諸佛菩薩再來
◇諸佛菩薩跟六道凡夫同一個自性
◇覺而不迷,是佛菩薩;迷而不覺,叫眾生
◈整個宇宙是自己的一場夢境
◇知道是夢,就覺悟了;不知道是夢,迷在裡頭
最怕的、最嚴重的障礙就是我,有我就麻煩,見不到了。要把我見放下,無我,無我是真我。我是什麼?我是法界,法界是我。遍法界虛空界是自性變的,自性才是真我,能生、能現,《華嚴經》上說的。整個宇宙,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,都是自性所生,自性所變。自性為什麼會生、為什麼會變?遇到緣,自自然然,這裡頭沒有理由,叫法爾如是,法自自然然是這個樣子的。我們真搞清楚、真搞明白了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統統放下,就是諸佛菩薩再來。諸佛菩薩跟六道凡夫同一個自性,凡夫在迷,佛菩薩在覺。覺而不迷,這是佛菩薩;眾生是迷而不覺,叫眾生。所以這個其心就是自己的心。整個宇宙是自己的一場夢境,只是在作夢的時候不知道是夢,知道是夢就覺悟了;不知道是夢,迷在裡頭。
◈應無所住而生其心;增上其心
◇此二經中所標之「其心」,正是一心
◇一心無二心
◈無明惑盡,自心朗現
◇譬如磨鏡,垢盡明現。無明惑盡,自心朗現
◇銅鏡把上面的灰塵磨乾淨就能照
◇無明是什麼?起心動念
◇不起心動念就沒有無明:那個心是真心
◇真心能照全宇宙、照過去未來,通達明瞭
◈大乘法最怕就是有住
◇眾生為什麼稱眾生?就是他有住
◇有住生心就造業;無住生心沒有業
◇心裡不能放東西,什麼都不能放在心上
◈淨宗很特別:讓你放一樣
◇只可以放一樣:南無阿彌陀佛
◇什麼都不放,很難修:你總會放東西在裡頭
◇把那些拉雜東西換成阿彌陀佛,念念都是阿彌陀佛
◇一句阿彌陀佛念到三年五載,明白這個道理,什麼念頭都沒有,你就非常可能證得事一心不亂、理一心不亂
◇淨宗妙就妙在此地
下面說,「此二經中所標之其心,正是一心」,一心無二心。「譬如磨鏡,垢盡明現。無明惑盡,自心朗現,故云增上其心也。」古時候的鏡子多半是銅做的,沒有玻璃,所以時間久了要把它磨,磨光它就能照見。所以銅鏡,把上面的灰塵磨乾淨就能照,用它來做比喻,無明惑盡,自心朗現。無明是什麼?起心動念。不起心不動念就沒有無明,那個心是真心。真心能照全宇宙,能照過去,能照未來,通達明瞭,沒有障礙。大乘法裡頭最怕的就是有住。六道眾生為什麼稱他作眾生?就是他有住。有住生心就造業,無住生心沒有業。換一句粗顯的話來說,心裡不能放東西,什麼都不能放在心上。淨宗它很特別,它讓你放一樣,只可以放一樣,其他的都不能放,這一樣就是南無阿彌陀佛,這個容易修。如果什麼都不放,很難修,你沒有辦法,你總會放東西在裡頭。現在叫你換一個,把那些拉雜東西換成阿彌陀佛,念念都是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。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三年五載,明白這個道理,什麼念頭都沒有,你就非常可能證得一心不亂,事一心不亂、理一心不亂,很容易證得,這淨宗妙就妙在此地。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四四集 http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2-041-0144
「其心」者,當人之自心也。
《金剛經》曰: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。」
此二經中所標之「其心」,正是一心。
譬如磨鏡,垢盡明現。
無明惑盡,自心朗現,故云「增上其心」也。
《金剛經》曰: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。」
此二經中所標之「其心」,正是一心。
譬如磨鏡,垢盡明現。
無明惑盡,自心朗現,故云「增上其心」也。
◎法藏因地第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