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實安住,如如不動,太重要了|行住坐臥,如實安住在真實智慧無為法身|六根在六塵境界,明瞭是智慧,如如不動是法身|應無所住就是安住,安住在自性生心,生心就是能生萬法|淨空老法師
◈每個念佛往生人都是徹底放下的
◇真正想往生的人,每天睡覺都要做觀想:阿彌陀佛現在來接我,歡歡喜喜就跟他去了,毫無留戀
◇有一絲毫、一樁事牽掛,佛拉不動他,你的機會就錯過了
◈如實安住,如如不動,太重要了
◇搞了這麼久,真的、假的好像是搞清楚了
◇其實真的沒抓住,假的抱著不放,叫糾纏
◇這個糾纏,如果善根福德不夠,肯定出不了六道輪迴
所以念佛人,真正想往生的人,每天都要做觀想,什麼時候?睡覺的時候,阿彌陀佛現在來接我,歡歡喜喜就跟他去了,毫無留戀。還有什麼事情沒辦完的?沒有了。還有什麼人想見面的?沒有了。什麼都放下了,這才能走得了。每個念佛往生人都是徹底放下的,毫無牽掛,佛帶他走了。有一絲毫、一樁事情牽掛,佛拉不動他,他那裡有根繩子拴在這裡,你去不了,你的機會就錯過了。這個不能不知道。《金剛經》上講的如如不動,此地所講的如實安住,太重要了!我們搞了這麼久,真的、假的好像是搞清楚了,其實真的沒抓住,假的抱著不放。就這樣叫糾纏,這個糾纏,如果善根福德不夠,肯定出不了六道輪迴。
(中略)
◈我們要學如實安住
◇六根安住在六塵境界上,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這真正安住自性
◇不是自性沒有作用;雖有作用不為六塵所動,這才叫安住
◇有好惡、善惡,分別執著在裡頭,那個如實住就不安了
◇那個住很危險,會墮三惡道,這不是安住
◇無論什麼境界裡頭,學不動心、不起念,看破、放下
◇放下妄想分別執著
◇看破,清楚明瞭,自性不可得,萬法不可得
◇萬法存在的時間: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
所以我們要學如實安住,要學這個,六根安住在六塵境界上,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這真正安住,安住自性。不是自性沒有作用,有作用,眼的作用是見,耳的作用是聞,雖有作用不受六塵干擾,不為六塵所動,這才叫安住。安這個意思好,如果你裡頭有好惡,有喜歡、有討厭、有善惡,有這些分別執著在裡頭,那個如實住就不安了,那個住很危險。危險什麼?會墮三惡道,出不了六道輪迴,這不是安住。所以,安住兩個字的意思要搞清楚、要搞明白。無論什麼境界裡頭,學不動心、不起念,章嘉大師講「看破、放下」,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看破,清清楚楚,明明瞭瞭,自性不可得,萬法不可得。萬法存在的時間,無論是物質、精神、自然現象統統都是,存在時間就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,它就沒有了,不存在了
(中略)
◈如實安住真實智慧無為法身
◇惠能大師打坐,入清淨句
◇我們凡夫看到老和尚在入定,其實他在如實安住,他安住在真實智慧無為法身
六祖在那裡盤腿打坐,入定,我們凡夫看到老和尚在入定,其實他自己不是入定,他在如實安住,他安住在真實智慧無為法身,我們不知道,我們無法想像。這就是入清淨句,我舉這個例子,大家有個比較深的概念,怎麼叫入清淨句?惠能大師打坐,入清淨句。
◇賢公行住坐臥,如實安住在真實智慧無為法身
◇六根在六塵境界,明瞭是智慧,如如不動是法身
◇他在這裡散步、在這打坐,是不是在極樂世界實報土?此地跟實報土是一不是二
還有一個人,現在的海賢老和尚,海賢老和尚確實他念到理一心不亂,理一心不亂就是禪宗的明心見性、大徹大悟,跟惠能同一個境界。他是漸修的,他用了多少時間到這個境界?我估計他,他那個光碟我看了幾十遍,我估計他功夫成片不超過五年,也就是不超過二十五歲。二十到二十五歲,他得功夫成片,事一心不亂頂多三十歲,理一心不亂頂多四十歲。四十歲,也就是他修行念佛二十年,十年得事一心,二十年得理一心。得理一心,他無論是坐著、站著、行走著路,統統是如實安住,統統是安住在真實智慧無為法身,我們凡夫不知道。我這樣把它講透、講明了,大家就曉得。為什麼?行住坐臥,六根在六塵境界上統統做到了明瞭,明瞭是智慧,如如不動是法身,他安住在清淨智慧無為法身。我們不知道,那真正得大自在,那個自在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。你說他在這裡散步、在這打坐,是不是在極樂世界實報土?跟諸位說,是的,此地跟實報土是一不是二,他知道,我們不知道。所以清淨句這句話不好懂。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四一集 http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2-041-0241
◈修行:沒有如實安住就全錯了
◇如實安住,就是安住在真如自性
◇應無所住就是安住,安住在自性生心,生心就是能生萬法
◇六根接觸六塵,看得清楚、聽得明白,就是生心
◇安住在自性、實相
◇實相怎麼安住?如如不動
◇安住在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這就如實安住了
這個地方所講的如實安住,就是安住在哪裡?安住在真如自性。怎麼個安住法?《金剛經》上有一句名言,六祖在這一句話開悟的,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他在這句開悟的。應無所住就是安住,安住在自性生心,生心就是什麼?就是能生萬法。我們凡夫要是安住在自性上,就不能生心,生心就不能安住,這是凡夫;不但凡夫,還包括阿羅漢、包括權教菩薩,沒有明心見性的菩薩都是這樣的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要學、要練,這叫修行。修行兩個字,修是修正,行是行為。行為有身口意三大類,意的行為就是念頭,妄想、念頭是意業的行為;身的行為是造作,一舉一動;口的行為是言語。我們的念頭、言語造作錯了,錯在哪裡?沒有如實安住就全錯了,這把權教菩薩以下統統包括,統統錯了。現在我們明白,從經典上明白,這是聽說的,不是自己親證的,如果真搞清楚,管用。怎麼用法?在日常生活當中,六根接觸六塵,眼見色、耳聞聲,看得清楚、聽得明白,這就是生心。要安住在哪裡?安住在自性,安住在實相。實相怎麼安住?如如不動,見色聞聲,看得清楚、聽得明白是自性般若起作用。安住在哪裡?安住在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這就安住,如實安住了。
(中略)
◈淨土宗如實安住就是一句佛號
◇賢公九十二年未曾丟失,佛號一句接著一句沒有斷過,這叫如實安住
◇除這句佛號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
◇生活、工作、待人接物全是如實安住
這一門裡面,如實安住怎麼講法?就淨土宗的講法,如實安住就是一句佛號。像海賢老和尚九十二年未曾丟失,他的佛號一句接著一句,不管有沒有音聲,沒有音聲心裡頭默念,沒有斷過,這叫如實安住。除這句佛號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,什麼妄想都沒有,生活如實安住,工作如實安住,待人接物全是如實安住,他做個榜樣給我們看。
(中略)
◇如實安住,具足莊嚴,威德廣大,清淨佛土,這四句話是賢公一生的寫照
◇心裡頭不能放別的東西,只可以放阿彌陀佛,往生極樂世界一生決定成佛
◇會集本,黃念公註解,念佛求生淨土的保證書,沒有一個不成就
「如實安住,具足莊嚴,威德廣大,清淨佛土」,這四句話是海賢老和尚一生的寫照,他是什麼人?他就這個人。所以心裡頭不能放別的東西,只可以放阿彌陀佛,往生極樂世界一生決定成佛。這部經,會集本,黃念祖老居士註解,保證書,念佛求生淨土的保證書,沒有一個不成就。
◇如實安住,就是安住真實智慧無為法身
◇保證你這一生圓滿成佛這是真實智慧
◇沒有一個妄念雜念,分別執著全放下了,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,沒有第二個念頭,這就是修無為法身的方法
◇這就是入清淨句
所以如實安住,就是安住真實智慧無為法身。懂吧?保證你這一生圓滿成佛這是真實智慧。現在這個身就是無為法身,為什麼?你這個身沒有一個妄念,妄想、雜念、分別、執著全放下了,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,或者是你有觀想,只有一尊阿彌陀佛,除這個之外統統放下,沒有第二個念頭,這就是無為法身。修無為法身的方法,這就是《往生論》裡面所說的入清淨句。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四二集 http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2-041-0242
如實安住。具足莊嚴。威德廣大。清淨佛土。
「實」者,真實,亦即實相,真如與法身。
「如實安住」即如實而安住於此真實之際。
簡言之,即安住於諸法之實相。
實相者,正本經之體也。
又實相即真如,故「如實」即是「如如」。
「如實安住」即《金剛經》之「如如不動」也。
又實相即法身,
《往生論》曰:「
又向說觀察
莊嚴佛土功德成就。
莊嚴佛功德成就。
莊嚴菩薩功德成就。
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,應知。
略說入一法句故。
一法句者,謂清淨句。
清淨句者,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。」
今經「如實安住」,即是安住真實智慧無為法身,故即是入清淨句。
「實」者,真實,亦即實相,真如與法身。
「如實安住」即如實而安住於此真實之際。
簡言之,即安住於諸法之實相。
實相者,正本經之體也。
又實相即真如,故「如實」即是「如如」。
「如實安住」即《金剛經》之「如如不動」也。
又實相即法身,
《往生論》曰:「
又向說觀察
莊嚴佛土功德成就。
莊嚴佛功德成就。
莊嚴菩薩功德成就。
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,應知。
略說入一法句故。
一法句者,謂清淨句。
清淨句者,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。」
今經「如實安住」,即是安住真實智慧無為法身,故即是入清淨句。
◎圓滿成就第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