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2月12日 星期一

什麼時候知道整個宇宙跟自己一體,這就很幸福、很自在|成佛,不是說這個宇宙一切我都得到了|本來有的;不是得來的|我們迷了自性,六根還有一點點光明,還能見、能聽,但是反應的全是煩惱習氣,這叫不妙|淨空老法師


什麼時候知道整個宇宙跟自己一體,這就很幸福、很自在|成佛,不是說這個宇宙一切我都得到了|本來有的;不是得來的|我們迷了自性,六根還有一點點光明,還能見、能聽,但是反應的全是煩惱習氣,這叫不妙|淨空老法師



◈能大師五句話就是真相
◇本自清淨,所有一切相都是清淨的
◇一秒鐘生滅二千二百四十兆次:不生不滅
◇你不能說它生、說它滅
◈知道真相之後,如如不動,不生煩惱
◇事實真相了解之後,你的人生宇宙觀自然就變得非常正確:那是智慧,你不會生煩惱
◇煩惱是貪著
◇眼見色,喜歡就想得到;不喜歡就想遠離
◇障礙是我們自己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產生的
◈圓滿的妙行,八地以上
◇見色聞聲,都是如如不動,不起心動念、不分別執著,這叫妙!妙行
◇六根在六塵境界裡如如不動
◇知道外面境界是假的,根身也是假的
◇同一個頻率上生滅的,二千二百四十兆
◇不能說有,不能說沒有
◇有無都不可得

  我們修行,《華嚴經》講菩薩的位次,五十一個階級,像讀書一樣,一年級、二年級。它分十信,好比小學,一年級到十年級,十住好比是中學,十行好比是高中,十迴向好比是大學,十地好比是研究所,等覺是博士班,畢業了就成佛。最高的,八地以上是什麼?八地是在十地裡頭的第八地,距離成佛很接近。這個時候才真正看到整個宇宙的真相。有人看到嗎?有,惠能大師就看到,他講的那五句話就是真相。你看第一個是清淨,本自清淨,所有一切相都是清淨的。你說它有沒有?不能說它有,不能說它沒有,你說它沒有,它有;你說它有,就沒有了。你看看一秒鐘生滅多少次?二千二百四十兆次所以佛經上講不生不滅,就是說這個事實真相,你不能說它生,你說生,它沒有了;你說它沒有,它,這是事實真相。事實真相了解之後,你的人生宇宙觀,想法、看法自然就轉變了,變得什麼?非常正確。那是智慧,你不會生煩惱。煩惱是什麼?煩惱是貪著。你看眼見色,喜歡就想得到,不喜歡的就想把它遠離,這都叫煩惱,生煩惱。知道真相之後,如如不動,不生煩惱。它沒障礙,障礙是我們自己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產生的障礙。對於一切境界,眼見色、耳聞聲、鼻嗅香、舌嘗味,都是如如不動,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這叫妙!妙行。所以妙行什麼人有?圓滿的妙行,八地以上。他六根在六塵境界裡如如不動,為什麼?知道外面境界是假的,這個根身也是假的同一個頻率上生滅的,二千二百四十兆。所以不能說有,不能說沒有,說有錯了,說無也錯了,有無都不可得

◈證得的人是什麼態度?
◇沒有起心動念、分別、執著,這叫妙行
◇阿羅漢沒有執著,有分別、起心動念
◇菩薩還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
◇佛是不起心動念
◈阿羅漢不執著
◇沒有佔有的念頭,無我了
◇沒有對立的念頭,邊見沒有了
◈知道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
◇不對立是什麼?一如
◇知道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,一體就不對立
◇眼耳鼻舌身都不對立:它知道是一體

  所以這些證得的人,他們是什麼態度?他們沒有起心、沒有動念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這叫妙行。阿羅漢跟六道眾生比,他是妙行,但是跟上面比不行,他比不上。阿羅漢沒有執著,但是他有分別,他有起心動念;再往上去,菩薩,菩薩就沒有分別;到佛呢?佛是不起心、不動念菩薩還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煩惱輕。阿羅漢不執著,比六道凡夫煩惱就輕了,他不執著,他沒有佔有的念頭,無我了沒有對立的念頭就是邊見沒有了,不跟一切人對立、不跟一切事對立、不跟天地萬物對立。不對立是什麼?一如。知道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,一體就不對立。我們面孔上有眼耳鼻舌,眼耳鼻舌身都不對立,為什麼?它知道是一體,它不對立。

◇什麼時候知道整個宇宙跟自己一體,這就很幸福、很自在
◇佛法真實利益、真實智慧、真實之際:阿羅漢證得了一點邊緣
◇八地才達到核心的地區
◇圓滿就叫成佛
◈沒有得來,本有的
◇成佛,不是說這個宇宙一切我都得到了:本來有的;不是得來的
◇我們迷了自性,六根還有一點點光明,還能見、能聽,但是反應的全是煩惱習氣,這叫不妙

  什麼時候我們知道整個宇宙跟我們自己一體,這就很幸福、很自在,生智慧不生煩惱,最低的層次是阿羅漢,阿羅漢得到了。這叫離苦得樂,這叫佛法真實利益、真實智慧、真實之際。阿羅漢證得了一點邊緣,還沒有達到中心地區,中心地區是八地才達到核心的地區,圓滿就叫成佛。所以成佛,不是說這個宇宙一切我都得到了,是得到了,怎麼回事情?本來有的,不是得來的。現在怎麼樣?現在說真話是失掉了。沒有得來,本有的,有什麼得來?是你自己本來有的,現在失掉了。怎麼失掉了?迷失,不是真的失掉了。我們迷了,迷了自性自性本具的功德、智慧、德能都不能現前六根還有一點點光明,你還能見、能聽、能聞、能嗅,但是反應的全是煩惱習氣,這叫不妙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一七集 http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2-041-02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