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2月22日 星期五

講經、註疏的標準:大徹大悟之後 / 完全憑著自己知見來講經,他講的是他自己的經

講經、註疏的標準:大徹大悟之後 / 完全憑著自己知見來講經,他講的是他自己的經


  我們知道大陸東北有個劉素雲居士,她在過去用了十年時間專聽《無量壽經》。她告訴我,她用的方法就是古人所說的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、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。她說:其他的我都不知道,我就知道這四句話,我就依教奉行。她跟我沒見過面,在那個時候,得到我一部《無量壽經》的光碟,她每天聽一片。早年出的光碟容量不大,一個光碟大概頂多只兩個小時,這麼大的容量。現在技術進步,容量增加了。一個小時,一天聽一片,但是這一片重複聽十遍,也就是聽十個小時,第二天換一片。我記得那個時候我講的是一百多個小時,一部聽完了從頭再聽,就用這麼一個方法,一天把一小時的重複十遍,聽了十年,功夫成就了。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十年時間,哪有不得念佛三昧的道理?她得到了。這部經完全能背誦,背誦是附帶的,久了,自然就會背了。她給人講這部經,講得頭頭是道,法緣殊勝。有同修請她講《地藏經》,也講得非常好。《地藏經》她沒有念過,這就叫一經通一切經都通了,那是大徹大悟。她雖然沒有到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的境界,她肯定得的是大悟。大悟是什麼?本宗的經典與淨土宗有關的經典,她一聽就懂,這就很難得了。功夫再深入,再向上提升,去追求最後一個目標,明心見性。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她的學習真的是圓滿了。

  佛法的修學不同世間,世間講求的是廣學多聞,佛法、聖賢教誨講求的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方法就是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,不要講求意思,你只管讀,讀到若干年之後,豁然全經的意思都明白了。為什麼?因為你本來明瞭。現在為什麼不明瞭?是有煩惱、障礙、習氣把你的智慧障礙住了。你現在修一心,一心就把真心裡面的煩惱習氣障礙化解掉。這個化解掉,自性本具的智慧現前。智慧現前,義理統統都明瞭,道理就在此地。古時候講經、註疏的標準都是定在大徹大悟之後,你講經不會有差錯,註解不會有不妥當的地方,跟現在不一樣。現在人沒有開悟,完全憑著自己知見來講經,他講的不是佛經,是他自己的經,麻煩就出在這裡。戒定慧三學必須得開慧,開慧要修定。定是什麼?在我們的經題上,清淨心是定,平等心是定,定沒有得到,怎麼可能開悟?不清淨的心生煩惱,不平等的心也生煩惱,我們的心起心動念生煩惱,不生智慧。但是你要曉得,清淨平等是自己的真心,你的真心本來是清淨的,本來是平等的。換句話說,本來是大徹大悟的,本來是明心見性的,現在變成這個樣子,染污,心浮氣躁,像海水起了大風大浪,清淨平等失掉了。現在佛幫助我們恢復清淨平等,自然就覺了。用什麼方法?剛才我說的是方法的一種,知識分子大多採用這個方法,就是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、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。一千遍,意思不明白,二千遍;二千遍不明白,三千遍。要有信心,不能改變。一定要意思統統明瞭,自然明瞭,沒有絲毫勉強。有信心是什麼?你決定會明瞭,你就相信我自性裡頭本具般若智慧。我今天用這個手段,一門深入的手段,長時薰修的手段,讀書千遍的手段,這都是手段,都屬於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。千經萬論,佛慈悲,常常掛在口頭,希望我們能夠明白,知道這個方法是真理,許許多多阿羅漢、菩薩都依這個方法開悟。讀經讀得多開不了悟,為什麼?他心不定,心是浮躁的。開悟的心,心是澄定、清淨,沒有雜念,沒有妄想,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,他才能開悟。這些菩薩修行的祕訣,我們不是聽了就算了,聽了多想想,想通了依教奉行。我也這麼幹法,我幹上十年,看看開不開悟。十年不開悟,我再幹十年。過去古大德裡頭有,根性比較鈍的,障緣比較多的、比較雜的,二十年開悟,三十年開悟,四十年開悟,都有。根利的,根利是什麼?煩惱輕,少煩少惱這就是根性利的。他觀察能力非常敏銳,一看他能體會到,一聽也能體會到,所以他能生信心,願心能發得出來。

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0一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