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

斷三毒,從欲望下手;欲望裡最重的,愛欲|斷瞋恚從我慢下手,學謙虛|修行,不能不重視身口意|淨空老法師

 


斷三毒,從欲望下手;欲望裡最重的,愛欲|斷瞋恚從我慢下手,學謙虛|修行,不能不重視身口意|淨空老法師


◈善能生妙果,出生餘善,故謂之根
◇貪瞋痴慢疑:世間所有不善法都從這根生

  『成熟菩薩無邊善根』,「善根者,身口意三業之善,固不可拔」,這叫根。「又善能生妙果,出生餘善,故謂之根。」這是善根的意思。大乘經教裡頭一般講善根,就是身口意三善根。十善裡面最後,不貪、不瞋、不痴叫三善根;反過來貪瞋痴叫三毒,世間所有一切不善法都是從這根生的,現在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的,貪瞋痴,後面還有兩個,傲慢、懷疑。三毒是俱生煩惱,從哪來的?一念不覺而有無明,這時就形成,阿賴耶變現出來的。從阿賴耶變現出第七、第六、前五識,《金剛經》上說的我見,就是指的這個。這個難斷,這個要斷了就是法身大士,就是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。沒有到這個程度,他能破四相,《金剛經》前面所說的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四相真正破了,須陀洹就開始,到阿羅漢就圓滿。但是破四見沒那麼簡單,破四見,圓教初住菩薩開始,到等覺圓滿,連習氣都斷了。

  末那第七識,第七識是什麼?四大煩惱常相隨,第七識它的本質就是這四樣東西

  第一個我見,不是身見,他不執著身,他有我見。有我見就是一般人講有靈魂,身體沒有了,他還執著有個我。這個我有形狀,無表色,它不是物質,它還是屬於色法,有相當禪定功夫的人能看到。像有些人通靈,能看到鬼神,那個身都是屬於我見,它不是身見。修行人稱為靈性,一般人我們統稱靈魂,他執著這個東西。

  從我見生我愛,我愛就是貪,所以三毒煩惱,貪的核心是什麼?情執,比什麼都重。

  有我愛就生出我慢,傲慢,慢是瞋恚的核心。

  最後一個是愚痴,我痴。我痴的核心是什麼?是懷疑

  所以佛說思惑是五個,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

◇斷三毒,從欲望下手;欲望裡最重的,愛欲
◇斷瞋恚,從我慢下手,學謙虛

  要斷三毒煩惱從哪裡斷?要從欲望上下手,欲望裡面最嚴重的愛欲,要從這裡下手;斷瞋恚要從我慢下手,學謙虛斷愚痴從不懷疑,不懷疑是智慧。所以懷疑是痴的根,傲慢是瞋恚的根,愛是貪的根(貪欲的根),三毒煩惱。要把三毒煩惱的本質找出來,就是愛,就是慢,就是懷疑

◇大乘佛法決定不能懷疑
◇不懂的地方就懷疑。懂的地方未必真懂,自以為懂
◇聖教入門要真誠、清淨、恭敬心


  所以聖教困難,聖賢教育、大乘佛法決定不能懷疑,有懷疑你怎麼能進門?根本煩惱沒有拔除。學習經典,我們自己包括在內,前面二、三十年對經教有沒有懷疑?有,不懂的地方就懷疑。懂的地方未必真懂,自以為懂得,為什麼?智慧沒開,心沒有擺平

  聖教入門要真誠心、要清淨心、要恭敬心,我們這三個都達不到標準,怎麼能入得了門?我跟這三個老師,三個老師都很喜歡我。我有沒有達到標準?我自己很清楚,沒有。我跟大家談論的時候說過,真誠、恭敬我只能打三十分,跟上一輩的比我不如,上一輩的至少可以打七十分,像方東美、李炳南老居士(李老師),他們這些人從小受過傳統文化的薰陶,父母、老師都是他們最好的榜樣,我們沒有,我們這一代生在戰亂的時代。七七盧溝橋事變,八年抗戰爆發,我十一歲。出生那個時代,從出生,滿清亡國了,中國軍閥割據,沒有統一。那個時候我們太小不知道,好在生在鄉下,鄉下沒有受到干擾,交通不方便,人都很純樸。所以我跟上一代比,上一代可以打七十分,我只能打三十分。那老師還收我,還特別照顧我,什麼原因?比起學校的同學好多了,學校的同學大概只有三分、五分,我有三十分很不錯了,是這麼個道理。這就是還是算非常幸運,我們那個小地方是桐城派的根據地,這個小地方沒有動亂,軍閥割據的時候沒有動亂,八年抗戰日本人也沒到這個地方,鄰縣到過,我們這個縣沒有,所以還保持一個安靜的生活,戰爭當中所謂有驚無險。我們學佛能學多少與這個成正比例,就是你的真誠心、清淨心、恭敬心這個有多少,你就能得多少受用。

◇修行,不能不重視身口意
◇心量要大:只想到自己名聞利養,成就非常有限

  我們修行,不能不重視身口意心量要大,如果心量只想到自己名聞利養,這個人一生的成就非常有限,很小,縱然做了大官、發了大財,也是轉眼成空。他能享受個幾十年,壽命到了,那就是他福報盡了,一樣也帶不走,依舊在搞六道輪迴。他造的業,不善的業比善的業多,來生三惡道去了,人天沒有他的份。這個事實真相就是因果的真相,我們一定要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們可不走這個路子。

◈感謝逆境、感謝惡緣:它逼迫我們,送我們往生
◇誰有這個力量,能把我們貪瞋痴慢疑的根拔掉?不就是逆境、惡緣?

  起心動念想一切苦難眾生,我們自己受苦,還有別人比我們受得更苦;我們有很多委屈,很多人比我們更委屈在這個地方修忍辱波羅蜜。愈是逆境,愈是惡緣,我們感謝逆境、感謝惡緣,它逼迫我們,讓我們求往生這個念頭愈來愈堅定,它送我們往生。那好不好?好!對這些人不但沒有怨恨,有感恩的心。所以海賢老和尚他的心目當中人人都是好人,看到什麼人都歡喜,看到什麼事都高興。那是念頭轉過來了,順境逆境、善緣惡緣統統是自己的增上緣,全是好事,沒有壞事。逆境、惡緣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沒有絲毫留戀,多難得。誰有這個力量,能把我們這種貪瞋痴慢疑的根拔掉,還不就是逆境、惡緣嗎?

  順境、善緣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,看看歷史,自古至今這些大富大貴的人,那是一生得意,大富大貴,後來怎麼樣?唐太宗在歷史上,好皇帝,明君,以《群書治要》治國,這個寶典我們現在看到了,他死了墮無間地獄。為什麼會墮無間地獄?奪取政權的時候殺人太多。

(中略)

◈不貪、不瞋、不痴、不傲慢、不懷疑,能生一切善法
◇具足五善根,身心健康,少病少惱

  所以善,不貪、不瞋、不痴能生一切善法。我們還要加兩句,不傲慢、不懷疑,這個很重要。貪瞋痴慢疑這五毒,所有一切的不善都從這裡生起來的

五毒對應環境造成的災難,佛經上講得清楚,
貪心感應的水災,江河氾濫、海嘯、海水上升,這個原因;
瞋恚感得是火災,火山爆發、氣溫上升,瞋恚;
愚痴感得是風災,強烈的這些風災,像龍捲風、颶風,帶來很大的災難;
傲慢感得是地震;
懷疑感得的是山崩地陷,山崩的現象今天叫泥石流,地陷在古時候很少有,歷史上有記載,偶然看到,現在到處都是,在中國、在外國大面積的地突然下去了,這是什麼?懷疑。

  所以,「成熟菩薩無邊善根」,這一句很重要,我們要學習。如果我們具足這個五善根,不貪、不瞋、不痴、不懷疑、不傲慢,我們身心健康,少病少惱,無病無煩惱,我們居住的環境不會有災難。這個要相信。一個人就起很大的作用,如果這個地區要有十幾二十個真正修行人,這個地區就不會有災難。善心、善行這種人就得到佛菩薩的護念,佛菩薩保佑。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九十三集 https://ft.hwadzan.tw/dv.php?sn=02-041-0093